【導讀】3理解文中比喻句喻體與本體特點,進而準確把握句義。一導入復習第5課的字詞,快速回放有關課件,并提示學生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有關資料。1請學生快速在課本上給這段文言文加標點。兩分鐘后,展示有標點的原文。[原文]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睆V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他們平靜地生活的話,天下的戰(zhàn)火就熄滅了。孟子說“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您沒有。男子加冠,那是父親決定的;女子出嫁,那是母親決定的,母親把她送出家門時,順成為正室的,也不過是妻妾女人的方法。而大丈夫應該具備天下大仁,守著天下的大禮,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不管怎么說,在中國,即便今天,似乎也還沒在實踐上讓“道義”與“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