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策之不以其道驅(qū)使。食不飽,力不足動詞,吃。不以千里稱也介詞,用。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說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有決定作用。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②也。然麟之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其為牛,鬣③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雖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即使這樣,麒麟出現(xiàn)之時,天下一定有圣人在。麒麟是靈獸,這是十分明顯的事。但是麒麟雖然是吉祥的象征,卻不能蓄養(yǎng)在家里,天下也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