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數(shù)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tǒng)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于風格、體制上皆有創(chuàng)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此詞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此時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與弟蘇轍也已七年不見。蘇軾兄弟情誼深厚,中秋對月,心情抑郁惆悵,賦詞懷之。達心態(tài)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