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這里的“儒術(shù)”是指。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材料二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wù)。立大學以教于國,設(shè)癢序。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據(jù)材料二,歸納董仲舒言論的要點。概括指出這兩種言論的相同處和不同處。政策,控制思想,實行文化專制主義。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興辦儒學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禮治民。和學術(shù)的自由發(fā)展,則可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