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確定性和復雜性,構成了對于經濟人最大化效用動機的客觀約束。從此出發(fā),審視理論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經濟學基本假設,可以廓清混淆。 (1) 交易成本為正的假設,體現(xiàn)了新制度經濟學的貢獻,相當重要,卻不能與信息假設并列。因為從根本上說,交易成本主要反映了信息成本,簽約成本、履約成本等交易成本不過是搜尋、處理信息成本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2) 非完全競爭假設,則主要是放松信息完備假設的產物,限于篇幅,這里不討論。 (3) 有必要多說幾句的,是機會主義假設或假定,這一假設多為贊成或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的人們所采取。具有最大化動機的經濟人的行為,在合約等制度約束有隙可乘時,呈現(xiàn)為機會主義傾向的具體實施:事前的逆向選擇和事后的道德風險行為。這些都是信息不對稱或不完備引起的,也就是信息完備到不完備這一約束放松過程的產物。機會主義傾向內在于經濟人最大化動機之中,有著深厚的社會的經驗的哲學基礎。我認為,人性本惡亦本善,人性自利亦守法。法律是對人性惡的懲戒,明白法律的懲戒性質是人性善的體現(xiàn)。體現(xiàn)這兩點的是,經濟人要牟利,在合約、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約束之下,有擇手段地牟利。經濟人明白,不擇手段地牟利,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會受到制裁?!胺刹桓嬖V人們應該做什幺,法律只告訴人們不應該做什幺?!狈删褪菍洕四怖侄蔚慕缦?,使他們不能不選擇不觸犯法律的手段去牟利。信息不完備或不對稱,決定了法律、合約等制度總是不完備的。制度必定存在的罅漏,使人性惡的一面──機會主義傾向,轉化為實際行為,其中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已經被經濟學家認識到、模型化的兩種實際行為。如此看來,經濟人理性的哲學基礎,確實是體現(xiàn)人性惡與善兩面的明智、守法的功利主義。“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是人們的美好企盼。而機會主義假設,是理性和信息假設基礎上的推論,不能與前兩者并列。 (4) 理性預期假設,可以由最大化和信息假設推出。 (5) 有限理性假設,是對最大化假設的修正,并不是最大化之外的獨立假設。 (6) 對于“價格靈變”或“市場出清”假設,我們也可以推導:在信息完備的假設之下,完全競爭市場中的經濟人能夠迅速作出調整供求的反應,價格(工資、利率等)當然是靈活變通的,而價格靈變和其它新古典假設,保證了市場總是及時出清的。因此,價格靈變和市場出清也是推論的結果,被新古典主義者奉為基本信條,并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設。 綜上所述,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只有兩條: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假設,和信息不對稱或不完備假設。前者是對經濟人主觀心理動機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對經濟人受到的客觀約束條件的抽象,兩者是最基本層次的抽象,是經濟理論據以展開的基本假設。其它假設,如機會主義假設、理性預期假設、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假設、非完全競爭假設、有限理性假設、交易成本為正假設或假說等等,或者不是一個層次的假設,或者不能與最大化和信息假設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派生假設,不是基本假設。 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承續(xù)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邊際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演進的動態(tài)方法等,它們在經濟學的長期發(fā)展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但是,這些基本方法結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設,被運用于分析宏觀經濟波動的微觀根源,解釋力相當強,代表了宏觀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阿羅,1989:《信息經濟學》,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胡佛(1988),1991:《新古典主義宏觀經濟學》, 中國經濟出版社。 黃淳、何偉,1998:《信息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 莫里斯,1997:《詹姆斯莫里斯論文精選》,商務印書館。 張維迎,1996:《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Coase, R.,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ovember. Hayek, F. A., 1937,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Economica, February .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ER, 35: 519530. ──1988, 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 , Routledge. Knight, F.,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Houghton Mifflin. Muth, J.,1961,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 Econometrica, 29(3): 315335. Simon, H., 1992, “Bounded rationality”, in Newman, P., Milgate, M., and Eatwell, J.(ed.), 1992,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 Stigler, G., 1961,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PE, June, 69: 213225. Stiglitz, J., 1994, Wither Socialism? MIT Press. Vickery, W., 1961, Counterspeculation,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ners, Journal of Finance, 16:8372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