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知識體系第8課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內容提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學、書法、繪畫、雕塑、音樂和舞蹈藝術大放光彩的時代。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促使儒家思想走向哲學化階段,宋明理學成為影響南宋后期封建統(tǒng)治的官方正統(tǒng)哲學;中印、中日之間的佛學研討,彰顯著唐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民族融合與中外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許多書畫名家,更創(chuàng)
2025-06-15 22:02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知識體系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7課《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強侵略的加劇》【內容提要】十九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西方殖民國家也進一步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社會各階層隨之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抗爭。農民階級通過太平天國運動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雖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反映了農民階級的基本
2025-06-22 03:22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知識體系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內容提要】1949至1978是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時期,建國初期,新中國以蘇聯(lián)的經驗教訓為鑒戒,由主動全面學習斯大林建設道路到力圖擺脫蘇聯(lián)影響,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由科學地、實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知識體系第4課西漢與東漢——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內容提要】兩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大一統(tǒng)國家初步形成和鞏固時期,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和東漢的“光武中興”都對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兩漢大一統(tǒng)局面下,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為后世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兩漢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進行列?!緯r空定位】西漢
2025-06-22 03:23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知識體系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第24課《正面戰(zhàn)場、敵后戰(zhàn)場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課標內容】一、初中歷史課標(2011年版)中國共產黨在抗戰(zhàn)中發(fā)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zhàn),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窳信e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的抗日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
2025-06-22 03:06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知識體系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tǒng)的發(fā)展》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內容提要】經過三百多年的分裂、戰(zhàn)亂以及種族和信仰的沖擊融合,引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明,中國于589年再次南北統(tǒng)一,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隋唐時代。這個時代往往被視為中華文明的黃金時代。開啟這一黃金時代的是隋朝的建立與國家
2025-06-20 12:21
【總結】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tǒng)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建立歷史園地資料編寫團隊吳志強【內容提要】秦朝是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創(chuàng)立,使中國歷史由上古時期進入到中古階段,由貴族政治過渡到官僚政治;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邊疆與民族治理等政策的完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知識體系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內容提要】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遇慘敗,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由此爆發(fā)。五四運動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后誕生的中國共產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中國革命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知識體系第10單元《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28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fā)展【內容提要】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實現(xiàn)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主要形式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
【總結】第一課時:(對應書本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經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兩小節(jié))【教學目標】(以五大核心素養(yǎng)為框架)1.對比春秋戰(zhàn)國形勢圖,學生能夠分別列出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描述田氏取齊、三家分晉的大致過程及其標志性意義。2.閱讀史料,能對列國爭霸的實質及華夏民族的融合進行歷史解釋,加深民族認同感與家國情懷。3.總結史料,描述春秋戰(zhàn)國經濟重大發(fā)展的主要表現(xiàn)及其對變法的推動作用,
2025-06-24 03:38
【總結】基于新課標的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知識體系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tǒng)的發(fā)展》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內容提要】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國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時期,也是政治、經濟、文化大變革時期,上承秦漢帝國、下啟隋唐帝國,為隋唐的大一統(tǒng)奠定基礎。政治上,國家6由長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統(tǒng),各民族政權的制度創(chuàng)新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
【總結】第16課鴉片戰(zhàn)爭的沖擊與因應【一、課程標準及分析】(1)課標內容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層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2)課標分析根據(jù)課標,識記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基本史實,分析其對于中國社會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在此基礎上,閱讀相關史料,把握三元里抗英的斗爭事跡的性質與歷史意義;概述
2025-06-22 03:21
【總結】中外歷史綱要(上)歷史名詞總結寫在前面:為了幫助教師全面把握新教材的關鍵敘述,本文特意將若干文件名稱、已注釋名字、引用書籍名稱、人物名字等列入其中。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tǒng)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舊石器時代元謀人北京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氏族公社良渚文化
2025-06-24 03:37
【總結】第一單元第一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案【教學目標】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起源特征?!窘滩慕Y構及重點難點】1、石器時代的古人類與文化遺存①含義1.舊石器時代
2025-04-30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