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5: 300℃懸浮焙燒爐整個系統(tǒng)可以維持在850℃以上,根據(jù)鐵氧化物還原對氣氛的要求,圖11所示,在此溫度下,CO濃度能夠達到一定百分比時,都有金屬鐵的生成。通過CO檢測儀測得,%,此時,通過螺旋給料機將菱鐵礦粉加入到懸浮焙燒爐中。通過這次試驗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依據(jù)粉體工程研究所對懸浮態(tài)焙燒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試驗中可以做到懸浮態(tài)焙燒還原。懸浮態(tài)焙燒還原過程中,還原氣氛、還原時間是影響還原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以后的試驗過程中要做好這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使鐵礦粉在懸浮爐中可以多次循環(huán)。單一依靠煤粉在懸浮爐生成CO,還原氣氛中CO的濃度遠遠不夠,適當?shù)难a加一些煤氣,提高爐中CO濃度。 懸浮爐中應該加內(nèi)保溫層澆注料。此次試驗過程中為保證懸浮爐內(nèi)能達到所需溫度,盡可能少散熱,選擇了外保溫材料硅酸鋁纖維,爐內(nèi)沒有耐火澆注料,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鐵礦粉在還原過程中高溫下形成了低共融物,有液相生成,顆粒之間粘接在一起,最終粘接到懸浮爐壁上,高溫下爐壁受熱與鐵礦共融物分離不開,爐壁受損嚴重。盡管,此次試驗沒有達到預期設想,過程中遇到種種問題,但是為在以后的試驗過程中提供了實踐指導意義,為后期繼續(xù)半工業(yè)化試驗擬定方案和操作過程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4.結(jié)論通過不同條件下進行的鐵礦粉還原反應的對比試驗,得出以下結(jié)論:(1)隨著還原時間增長,還原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單質(zhì)鐵的生成。(2)得到還原鐵礦粉最佳工藝條件:溫度為1000℃。(3)相同條件下,焦炭的還原能力高于煤。致謝本文是在趙煒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試驗研究到論文的撰寫完成期間,始終得到了導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指導老師嚴謹治學的作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使我受益非淺,導師的高尚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此,學生謹向尊敬的導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孫毅師兄,何元、張平同學在課題研究的各方面給予我的大量幫助。感謝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老師和同學們在我學習和研究工作期間給予的關心和幫助。向含辛茹苦撫育、培養(yǎng)我的父母致以深情的謝意!向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本論文答辯的老師致以深深的謝意!最后,感謝所有以各種方式關心與幫助我的人。參考文獻[1][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0,10(2):2531[2]方覺,非高爐煉鐵工藝與理論[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3]楊天鈞,熔融還原,冶金反應工程學叢書[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8[4]王好,熔融還原煉鐵的專利技術(shù)現(xiàn)狀[J],金屬世界,2011,3:6368,[5]徐書剛,李子木,呂慶,浦項FINEX熔融還原工藝技術(shù)考察[J].煉鐵, 2008,27(5):5962.[6]孔令壇,楊天鈞,熔融還原過程計算分析軟件系統(tǒng)[J],北京科技大學,1996[7]畢學工,熔融還原技術(shù)的發(fā)展及在我國推廣應用的前景[J],河南冶金, 2008,16(6):14[8]Hoffmange Harada,A Status Reporton FASTMET Process From the Kakogaw a Demonstration Plant[J].Iron and Steel maker,1997, 24(5):5153.[9][J].中國冶金,2007,17(1):16.[10][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6[11]盧宇飛,楊桂生. 煉鐵技術(shù)[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12]方覺.非高爐煉鐵工藝與理論(第2版).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13]楊雙平,張三印.直接還原與熔融還原[M].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14]朱德慶,翟勇,潘建. 煤基直接還原磁選超微細貧赤鐵礦新工藝[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9(6):11321138.[15]張清岑. 用低品位鐵礦石生產(chǎn)直接還原鐵和高純鐵粉的研究[J].礦產(chǎn)綜合利用,1997,(1):1620.[16]朱子宗,張丙懷. 煤基還原貧菱鐵礦冶煉海綿鐵的實驗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2(2):101105.[17]陳津,林萬明,[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18]尤斯芬著,[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1[19](煉鐵部分)[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20]胡俊鴿,吳美慶,[J].鋼鐵研究,2006,34(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