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jié);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guī)律、原則。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使自己獲得知識。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的宗旨就在于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