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領會其中抒發(fā)的感情和表現(xiàn)的生活情趣。,在熟讀的基礎上適當分析、點撥,加深對詩的理解。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現(xiàn)在來看詩的正文。讀兩遍后,指導學生劃分層次。要先提出問題:①全詩14行,除開頭結尾兩行外都是。實景中有動有靜,分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這首詩雖然全是寫景,但所寫的景物都是由詩人的“志”。⑤舊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fā)生密切關系。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lián)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