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過反思提高專業(yè)素質和課堂實踐能力。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高中英語人教課標版第一冊第五單元教學過程及反思整理下來,僅供參考。兩年前,即 2007 年 10 月份,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抽到得課題是Elias’story這一閱讀課教學,在設計這堂課時,我煞費苦心,單從教師如何教會學生閱讀理解的角度,想當然地設計了本課的讀前,讀中,及讀后活動,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教師預設的閱讀教學目標。實踐證明,這堂課不成功,整堂課學生顯得很被動,完全是被教師拉扯著找到了正確答案,得出了正確結論,不但學生沒有深入到課堂,(這一點在學生的表情和參與度上可以看出),學的很苦,就連這堂課的設計者—我這個導師,也很尷尬,上課從不緊張的我,面對一群素不相識的學生,面對評委,越導越沒信心,最終草草收場。對于這次經歷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初的反思是心里不舒服,自己認為完全按照閱讀教學的設計理念設計的,課堂活動本身無缺憾,學生不積極課堂氣氛不活躍,再后 來又想課堂氣氛表面現象,其實是設計題目高大空,超出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無從下口。2008 年,筆者有幸參加了濟南市高中教師赴江蘇教育學院學習,在那里用心聆聽了著名的曹亞民,曹榮蘇等一系列專家、教授的講座,這些給我震動很大,我意識到了上課成敗的關鍵不是教師的設計如何完美,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符合學情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最好體現?。榇?,在 08 年暑假網上研修時,我上交了一篇《“單相思”的苦惱——以一節(jié)公開課想起的》為題的作業(yè),附上自己的教案,就是講一堂不以學生為中心的不成功的課。結果,我的這份作業(yè)受到了課程團隊專家的一致好評,有幸被推薦為優(yōu)秀作業(yè)。今年,我?guī)Ц咭?,正值學校的課改大潮,我又有機會面對自己的學生對第一冊第五單元教學重新審視。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以學論教,即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確定教師的教學行為,根據學生的反應和參與程度,對自己的教育過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為等隨時保持意識的認識和反省,敏銳地意識到教育活動和教育行為存在的問題,迅速分析出問題的原因,并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案。要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哪些方面還需改進,怎樣改才能達最佳效果。因此,在今年十月份上課之前,我進行了如下反思:一、讀前兩年前,2007 年 10 月,筆者在執(zhí)教 Elias’ story 在讀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安排了這樣任務:Tell us sth about Nelson Man us sth about Elias’.現在想來,這一任務“高,大,空”,致使學生無從下口。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學生對 Nelson Mandela 這一相關背景無了解,也可能是了解這一人物苦于不會表達。學生長時間沉默不語,低著頭,恐怕被教師點名,站起來” I’m sorry.”,面對這種情形,筆者擔心不能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就趕緊點擊鼠標,將預設選設計的各種觀點逐一展現屏幕上,并讓學生讀了一遍。筆者當時的這種包辦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實際上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長期以久,學生會形成依賴心理,反正屏幕上會有。在 09 年 10 月的讀前活動,教參上有以下幾個方案可選:(一)完全按照課本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六個名人的圖片,要求利用圖片下面提供的人物事跡以及學生對他們的了解,來判斷這六個人誰是偉人,誰是重要的人物??梢砸孕〗M活動形式,組織學生談論 William Tyndale,Norman Bethune,Sun Yatsen,Gandhi,Nelson Mandela 和 Neil Armstrong 的主要事跡,引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思考,使學生能用英語闡述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出 A great person is someone who devotes his life to helping others 的結論,.為進入正文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二)事先布置學生利用網絡和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獲得有關偉人知識,了解曼德拉的相關信息,課上小組匯報。由于本人所在學校為一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基礎薄落,口語表達欠佳,且大多數學生住校,信息較為閉塞。圖書館內沒有相應的英語材料。因此,若采用方案一,則會出現冷場現象,教學任務難以完成。若采用方案二,則會挫傷班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綜合考慮,我提出第三種方案:對課本的讀前活動進行大膽取舍,讓學生閱讀課本 84頁的課后注釋,課上用英語匯報。在導課時,采用了傳統(tǒng)的知識型導入。具體操作如下 Match the words that have the opposite meaning kindinactive warmheartedunkind honestselfish(mean)activecoolhearted(cruel)unselfish(generous)dishonest 采用此測試的目的有三:(一)引導學生觀察猜測,初步引入否定詞綴這一構詞法知識。(二)為學習偉人品質的詞匯作鋪墊。(三)導入課文的主題偉人品質這一話題。在對 Mandela 引入時,導入圖片不是讓學生簡單回答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Nelson Mandela,而是添加了一些關鍵詞(Black lawyer, Youth League, help…on legal problem)充分運用“導”的機智,讓學生有話可說,給他們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同時又讓那些詞匯量少的同學學習了新詞匯,為下一步閱讀掃除了詞匯障礙。實踐證明,此方案切實可行。二、讀中 本單元的語法重點是定語從句,關系副詞 when / where why 引起的定語從句,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對關系副詞尤其是定語從句中出現的介+關系代詞=關系副詞的用法頗為迷惑。這一語法難點是否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造成障礙呢? 在 2007 年 10 月的評優(yōu)課中,為了清除這一理解障礙,我想當然地運用了三張幻燈片展示定語從句相關知識:關系 副詞 例句 When 在 從 句 中作 時 間 狀語 October 1, 1949 is day when(=on which)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ll never forget the time when(= during which)we worked on the you remember the afternoon when(= on which)we first met three years ago? Where 在 從 句 中作 地 點 狀語 This is the place whe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