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資源、如何利用資源來解決問題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準備和設計教學資源,不僅對課程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具有積極作用,而且教學資源難易兼顧,既有基礎知識,也有拓展知識,既能支持自主獨立、循序漸進的學習,也能支持自主探究學習。另外,教學資源的設計形式要多樣化,包括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虛擬現(xiàn)實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角色轉變,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在PBL教學模式中既是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也是PBL教學的組織者,組織學生形成學習小組進行問題討論;教師既是一種激活酶,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能激活學生以前所學知識,并能恰當應用,也是一種誘導劑,應能從各個層面誘導學生用已知去揭示未知;同時也是一個鼓動者,教師要通過積極思維,引起學生共鳴,不斷訓練學生的思維潛力[3]。四、PBL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PBL教學模式的理念與目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符合人類對科學探索的思維規(guī)律,其方法對培養(yǎng)各學科優(yōu)秀人才大有裨益。現(xiàn)代信息社會知識總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劇增長,國際上把這種情況形象地稱之為“知識爆炸”[4]。要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學習者必須具有極強的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而傳統(tǒng)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難以達到培養(yǎng)終身學習者的目的,PBL教學法則適應這一要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比如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參考資料和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教學理念是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獲取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并確保有較高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能適應“知識爆炸”和知識迅速更新?lián)Q代的發(fā)展趨勢,并且學習方法靈活多樣,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能適合各種學科,滿足終身教育需求,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第三篇:PBL教學模式PBL模式(一)PBL簡介PBL英文全稱為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yī)學教育中,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PBL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模式的關鍵要素包括:作為導向的問題、團隊合作與自主學習、教師指導、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PBL強調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多種學習途徑相整合,而不只是純粹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同時它強調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合作,強調外部支持與引導在探索學習中的作用等。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PBL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區(qū)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在國內,絕大多數(shù)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圍繞學生,針對書本知識進行教學,讓問題解決為學科知識服務。存在其中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1)教學偏理論,書本知識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學生在大多數(shù)課堂時間內只能聽教師講,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一方面教材中所呈現(xiàn)的內容比較落后,難以跟進最前沿的科學與社會成果,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偏理論化,難以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本身所接受的知識內容就是陳舊而“無用”的。(2)與實踐結合不緊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弱在傳統(tǒng)模式中,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問題往往作為知識導入的例子和練習知識技能的工具,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所提問題只是教師為了方便引導新知識而精心加工出來的,缺乏生活基礎與實際價值。教學以課堂老師課本為中心,課程教學仍大多采用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教材+黑板+考試”的模式,理論學習與實踐之間的融合不夠,學生只是單純?yōu)榱藨嚩鴮W習。不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不會自己提出問題并予以操作,動手能力被限制。(3)積極性被抑制,不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忽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了教多少、學多少,怎么教、怎么學,不教不學的局面,在這種被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思維被束縛,難以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或者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更不用說探究新的領域。在所接受的知識本身就與現(xiàn)實脫節(jié)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PBL模式教學的優(yōu)勢傳統(tǒng)教學法中,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是服務于知識的獲得的,PBL則與此相反,其精髓在于: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手段,因具體問題不同而產生變異,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將藉學生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得到發(fā)展。(1)學生思維不受限制,主動性增強PBL 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它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個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是問題與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完成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給予了學生充分的空間去發(fā)揮,大大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2)團隊合作能力、互動交流能力得以培養(yǎng)在PBL中,團隊合作是最基本的前提。團隊成員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有所分工,分別就某個子問題作更多的鉆研,又匯總各方面的信息,運用到問題解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