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情較重者可用局麻或全麻 體位:取仰臥位,雙膝微屈,麻醉(m225。zu236。)與體位,第二十頁,共五十三頁。,切口(qiē kǒu):正中切口(qiē kǒu)、旁正中切口(qiē kǒu)、經(jīng)腹直 肌切口均可 切開腹壁各層組織 進行腹內(nèi)探查 探查順序:從上而下,由淺入深 先止血、后修補,手術(shù)(shǒush249。)步驟,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三頁。,有無血性液體:脾 肝 腸系膜 盆腔臟器 胰腺 后腹膜 有無游離氣體:胃 十二指腸 空腸 回腸 結(jié)腸 直腸 腹內(nèi)腫瘤(zhǒngli)的探查:正常 病變 腸梗阻: 空癟腸段與膨脹腸段交界處,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三頁。,加強護理(h249。lǐ)、嚴密觀察 繼續(xù)禁食,輸液補充營養(yǎng) 繼續(xù)胃腸減壓(待腸蠕動后拔管) 術(shù)后注射抗菌素 24小時后更換敷料,7~8天后拆線,術(shù)后處理(chǔlǐ),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第三節(jié) 闌尾(l225。nwěi)切除術(shù) (Appendectomy ),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三頁。,急性(j237。x236。ng)闌尾炎(acute appendicitis)為外科急腹癥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Fitz于1886年首先描述此病。絕大多數(shù)需要手術(shù)治療。 闌尾切除術(shù)方法并不復(fù)雜,但有時在闌尾位置異常、周圍粘連情況下,闌尾的尋找、分離和切除均會有一定的困難。,概述(ɡ224。i sh249。),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三頁。,長度:一般為5~7cm,外經(jīng)為0.5~0.7cm,內(nèi)徑為0.2~0.3cm. 體表(tǐ biǎo)投影: 麥氏點—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點(a point one third of the way on a line drawn from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