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背景資料顯微鏡的發(fā)明和發(fā)展:·伽利略自己制造出了望遠鏡,也著手設計顯微鏡。并對小動物的感覺器官進行了觀察。·真正用顯微鏡發(fā)現有機體內部世界的是馬爾比基、列文虎克、胡克和斯旺麥丹?!?660年,馬爾比基用顯微鏡發(fā)現了毛細血管,觀察了許多動物呼吸系統(tǒng),還發(fā)展了胚胎學研究?!?675年,列文虎克
2025-11-22 00:23
【總結】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學目標1、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2、別幾種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說出其用途。3、嘗試使用顯微鏡。4、對學生進行愛護實驗器具的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識別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嘗試使用顯微鏡。教學難點1、范使用顯微鏡。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2024-12-08 04:36
【總結】第1單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一節(jié)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作用2、識別幾種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說出其用途(二)能力目標嘗試使用顯微鏡(三)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愛護實驗器材的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識別顯微鏡的結構與作用
2024-12-09 04:50
【總結】蘇教版七年級第六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二節(jié)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教學設想:通過練習徒手切片,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了解葉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過演示課件使學生了解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在這一學習活動中,貫穿師生互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器材:顯微鏡、雙面刀片、鑷子、滴
2025-11-11 00:55
【總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體驗探究過程肉湯里的微生物來自于哪里?(討論探究方案的制訂)經典實驗回顧:偉大的“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使鮮美的肉湯變質的微生物,是來自于空氣,還是來自于肉湯自身?觀點之一:觀點之二:來自于肉湯自身。來自于空氣。殺滅原
2025-11-09 21:44
【總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復習)輸導組織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yǎng)組織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中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組織。營養(yǎng)組織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藏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含有葉綠體的營養(yǎng)組織還能進行光合作用。莖、葉脈、根尖成熟區(qū)等處的導管能夠運輸水和無機鹽,屬于輸導組織
【總結】6.2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一、背景與意義分析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茖W探究能力和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在學生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這就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們初步了解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光和葉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并在顯微
2024-12-09 04:49
【總結】第三章第2節(jié)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北師大版)教學目標1、描述細胞的生命活動,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2、練習使用高倍物鏡,學習觀察生活細胞的方法。教學重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教學難點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2、制作變形蟲裝片;3、觀察變形蟲。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
2025-11-09 19:23
【總結】第二節(jié)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教學目標:1.識別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說明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2.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3.說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4.舉例說出光合作用需要光教學重點:1.觀察葉片的結構2.識別葉片的各部分結構3.觀察綠葉細胞中的葉綠體教學難點:解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
【總結】七年級生物學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三節(jié))學案課題:動物的行為(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動物的社會行為2、通過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成因。學法指導:本節(jié)的內容是有關動物的社會行為,同學們要結合自己熟悉的實例加以理解(課前通過圖書館、上網等途徑大量收集閱讀有關動物行為的文章和資料,并觀察螞蟻、狗、貓等一些身
2024-12-09 06:19
【總結】動物行為的生理基礎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動物行為的特點。2.使學生了解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3.使學生了解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教學重點1.動物行為的特點。2.先天性行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教學難點1.動物行為的3個共同特點。2.后天性行為的概念。教學方法講解法。教
2025-11-11 00:54
【總結】案例16-2: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教學分析(一)教學總體設想本節(jié)以觀察“螞蟻的運動器官和步伐”及觀察“雞運動器官的結構”兩個活動為窗口,嘗試開放性課堂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按照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盡量減少引導,放開課堂。
【總結】課題威脅健康的主要疾?。?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預防措施;2、舉例說出我國發(fā)病率高的癌癥和預防癌癥的主要措施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處理資料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命價值,增強互救互助意識。重點:1、舉例說出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病因;2、舉例說
2025-11-10 21:39
【總結】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用(第二課時)教學分析生物圈中的每一個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生物因素的影響。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構建應主要通過學生觀察多媒體錄像、收集資料并分析、討論、交流獲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直觀材料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收集的相關資料,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對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
【總結】教學設計分析、評價、反思、體會課題第二節(jié)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一、教學目標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2.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調查能力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4.通過本課的學
2024-12-08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