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古琴,原稱七弦琴,有七根弦,故又稱七弦琴。評為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以其靜、清、遠、古、淡、恬、逸的音色效果,追求著“大音希聲”的藝術境界?!蛾栮P三疊》又名《陽關曲》、《渭城曲》陽關:地名三疊: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個曲調(diào)變化反復疊唱三次,故稱“三疊”。
2024-11-18 22:13
【總結】科目:音樂版本:七年級下冊花城版學校:潖江中學執(zhí)教:梁麗玲?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處陽關無故人。?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配樂?音樂片段一
【總結】高山流水古琴九霄環(huán)佩流水陽關三疊琴歌古琴譜國樂之父圣人之器古琴?古琴是我們最古老而且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彈撥樂器,傳
【總結】《游園驚夢》教案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昆曲,了解南曲北曲的異同以及藝術特色;學唱昆曲,初步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點。2、欣賞、學唱、感受、《游園驚夢》片段,喚起學生學習昆曲的興趣。3、喚起學生學習昆曲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民族戲曲的熱愛以及為昆曲的傳承做貢獻。教學重點:感受昆曲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學生對昆曲的熱愛。教學難點:學唱
2024-12-09 02:44
【總結】《大漠之夜》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2、認識邵永強,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3、感受音樂形象和情緒,弘揚民族精神。教學重難點:了解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圖片,了解大漠。2、簡單介紹大漠的歷史文化。3、揭示欣賞曲目。
2024-12-09 02:43
【總結】《小夜曲》教案教學目標:1、從“海頓的故事”和“音樂家小檔案”入手,能簡要地說出奧地利音樂家海頓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欣賞其作品《第九十四交響曲》和《第四十五交響曲》的片斷時,能初步感受到交響樂的表現(xiàn)力。2、結合弦樂四重奏《小夜曲》的聽賞,能初步了解弦樂四重奏這一重要的室內(nèi)樂體裁,體驗親切、純凈、充滿生機的海頓音樂,并能在聽賞參與活動中,記
2024-12-07 22:55
【總結】在那遙遠的地方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根據(jù)我國青海地區(qū)民歌改編而成。有部分課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內(nèi)容不完整,請聯(lián)系購買完整版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是五十多年在青海寫的,流傳很廣,從國內(nèi)唱到國外。這首歌的寫作動機,是我半個世紀以來的秘密。當時我二十六歲,曾悄悄愛過一位千戶長的女兒卓瑪姑娘。我們在酒會
2024-12-07 22:21
【總結】《小鳥小鳥》教案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小鳥小鳥》教學目標:通過教唱《小鳥小鳥》,讓學生感受歌曲中小鳥雀躍和展翅高飛的形象,激發(fā)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用富有彈性的、優(yōu)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教材分析:《小鳥小鳥》是一首優(yōu)秀的童聲合唱歌曲。它以小鳥為題,盡情抒發(fā)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和壯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2024-12-09 02:47
【總結】《化蝶》教案教學內(nèi)容1、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菲巍?、演唱《化蝶》。3、欣賞越劇《十八相送》。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鋼琴。教學目標1、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菲渭霸絼 读鹤!愤x段《十八相送》。了解兩部作品的關系,加深對音樂情感的感受和體驗。2、能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背唱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返膼矍橹?/span>
【總結】《長恨歌》教案教學目標:聆聽《漁陽鼙鼓動地來》及《山在虛無縹緲間》,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理解其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重點難點:1、教學的重點宜在聆聽、體驗、分析歌曲。2、歌曲分析時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適當分析其社會價值。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音響資料。教學過程:背景音樂:《大唐歌飛》。一、激情導入:
【總結】《打虎上山》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fā)民族自豪感。2、通過演唱,學生了解到《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到京劇演唱與唱歌的不同之處。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體驗京劇演唱與唱歌的不同之處。2、感受、欣賞歌曲《打虎上山》,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總結】《瑪依拉》教案教學目標:用熱情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瑪依拉》,感受哈薩克族民歌的風格。教學準備:歌曲譜例、電子琴等。教學方法:聽唱法、聽賞法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隨著音樂表演新疆舞。2、介紹新疆,了解新疆民俗。二、教學新課1、簡介新疆民族風情。新疆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民歌的種類也較多,
【總結】《彩云追月》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民族樂曲《彩云追月》,讓學生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意境,體驗悠揚、舒展的旋律,得到美的享受,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2、讓學生能演奏出主旋律,能用“XXXXX”節(jié)奏為樂曲伴奏。3、以實踐、創(chuàng)編等活動形式表現(xiàn)音樂,展示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并從中獲得相互合作、參與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樂趣教學
2024-12-07 22:54
【總結】《牧歌》教案教學內(nèi)容:1、唱歌教學——《牧歌》(民歌)。2、欣賞教學——無伴奏合唱《牧歌》。教學目標:1、學會唱《牧歌》。2、通過欣賞,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識。3、《牧歌》的欣賞,拓展學生對原民歌的理解范圍,使他們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遠流淌在學生的心中。4、充分了解內(nèi)蒙民歌悠揚寬廣的旋律特點
【總結】《化蝶》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欣賞越劇《十八相送》,了解越劇相關知識,學會演唱歌曲《化蝶》,并能用合適的速度、音色來演唱它。2、過程與方法:學習《化蝶》,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通過越劇的欣賞,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越劇風味。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越劇《十八相送》和《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以及歌曲《化蝶》學唱,能夠體會梁山伯與祝英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