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一天緊張而激烈的英語“課內比教學”活動終于圓滿完成,我經歷一天的聽課,深深感觸到這次賽課和聽課不僅僅是一次活動的開展,更是一場智慧與能力的較量。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課堂表現(xiàn),給我們送上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讓我每個人回味無窮。聽課和賽課,對于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學方面收獲的很多,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群勤鉆苦研,敬業(yè)樂業(yè)、與時俱進的同行們。三堂英語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出了老師們的細心、耐心和精心。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尤其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呈現(xiàn),更是體現(xiàn)出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和極其過硬的基本功。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我們的英語課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從這三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yè)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孫利老師重視學生的口語過程,徐麗老師注重用肢體語言讓教學更生動形象,羅文瓊老師能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這幾堂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一、巧妙地使用媒體。在英語課堂上幾位英語老師廣泛地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二、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教學。每位英語老師總是在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在情景中輕松地掌握本課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情景中操練,也順應了《新課標》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三、精彩的預熱導入,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上孩子們個個生龍活虎,各位老師生動的預熱和豐富多彩的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在體驗分享學習活動。而且每位英語老師都在課前、課文處理、鞏固和拓展時采用了Chant, play games等活動手段,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四、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養(yǎng)。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是一堂優(yōu)質課的關鍵。老師們準確深刻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精練的講解,清晰流暢美觀的書寫賞心悅目,更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學習。通過一天的學習,確確實實使我成長了不少,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鑒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逐漸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總之,這次活動讓我想到了“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則竭”,作為老師不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書。只有大量地閱讀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同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勤于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定會探索出適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教法。第三篇:我與“課內比教學”我與“課內比教學”我校于2011年10月份舉行了全體教師賽課活動,此次活動是在全省全面實施“課外訪萬家,課內比教學”的宗旨下進行的,旨在推動我校新課程實施、探討和改進小學課程的課堂教學,總結和推廣小學新課程實施以來的課堂教學經驗,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次“比教學”使我感受頗多,成長許多,略談幾點體會:一、課內比教學給了教師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從教多年的教師們都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特別是他們對學生的指導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的重視對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有的重視學生的互相交流??每一位教師都能通過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把自己的教學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了。比如段立新老師執(zhí)教的《圓的面積》十分注重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通過對話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更值得一提的是,段老師竟然可以從生活中切海帶這一小小的事情和圓的面積聯(lián)系起來,讓我不得不佩服段老師的學習鉆研精神,也讓我不禁羞愧起來,年紀輕輕的我竟然沒有鉆研精神,是段老師提醒了我要“學到老、活到老”,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再比如李偉霞老師執(zhí)教的《藝術字》讓我感受了美術課的魅力,她用絢爛多姿的藝術字烘托課堂的氣氛,帶領學生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學生的心靈。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贊嘆。還有程菊芬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我看到了年輕老師的成長;馮穎老師豐富的教具學具讓我感受到數(shù)學課的樂趣;林向紅老師課堂問題的隨機應變讓我學到了教學的機智??總之,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群勤鉆苦研、敬業(yè)樂業(yè)、與時俱進的同行們,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淀教學素養(yǎng)。二、課內比教學活動給了教師們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給教師們搭建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課后,教師們互相討論自己上,課之后的體驗、收獲和不足,都能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或建議,爭取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它山之石,可以為玉”。在學校里,教師們雖然所教的科目不同,但他們的教學方法都有共同之處,非常值得我學習。比如我們的陳校長提出向40分鐘要質量,課前認真?zhèn)湔n,課堂上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并注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了不同坡度的練習,力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梅校長說:教師要有信心教好學生,如果一味地去抱怨學校的生源、責怪學生的遲鈍、責怪家長沒有管好自己的孩子。那么我們永遠會處于失望甚至失落的狀態(tài),最后在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中品嘗失敗的苦果。是的,面對這些農村的孩子,我也曾發(fā)出怨言:“家長都不管不問,我們老師怎么管?”聽了梅校長的話,我不禁心生慚愧,同時,梅校長的話也成為了鞭策我前進的動力。本次活動收獲不小,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不足。我認為還有如下問題值得深思:如何把創(chuàng)新與思維訓練、基礎知識訓練相結合,還要深思。在教學設計上要注重實效性,不能單靠一些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學生,而是要靠教師扎實的功底把學生引入知識的天地,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從而自覺地去探究、去鉆研。有的教師都沒有及時捕捉到課堂生成的問題,而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