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用,隨著PBL教學模式的普及和各位同仁不斷地深入研究,醫(yī)學教育發(fā)展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作者簡介] 董煒疆 男,副教授,醫(yī)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后。主要從事阿爾茨海默病的實驗研究和脂蛋白代謝紊亂癥。[參考文獻][1] Johnson,Elizabeth;Herd,Susanna;Andrewartha,Kathy,et a1.Introduc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to a tradtional lecture courss[J].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2002 , 30(2):121—124.[2] 陳萍,臧偉進.西方現(xiàn)代教學理念與策略之剖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5,(3):22—24.[3] 劉忠秀.醫(y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1):1617.[4] 董煒疆,胡海濤,[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5,14(2):115[5] 柏樹令,王軍.解剖學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解剖學雜志,2006 29(1):130—132.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human anatomyDONG Weijiang Wang Weixi Qian YihuaLIU Yong WANG Yuan ZANG Weiji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Xi’an Shaanxi 710061)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human anatom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for the medical students, When PBL has been introduced in anatomy teaching, we need to confront with a challenge from the classes assignment, instructors’ role, teaching process and evaluation, we hope our experience will help our peer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practice.第三篇:PBL 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PBL 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浦仕彪 張麗娟 張祎(云南中醫(yī)學院 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一直是近年教育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為了提高《中藥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性、應用型中醫(yī)藥類專業(yè)人才,筆者嘗試開展《中藥學》PBL 教學之“臨床課堂”教學模式,以期為豐富《中藥學》的教學模式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出有益的嘗試,并針對PBL 在教學中的利與弊以及如何克服其弊端加以闡述?!娟P鍵詞】PBL 教學;臨床課堂;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 R2 【文獻標號】 A 【文章編號】 20959753(2016)4026002PBL 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典型教學方法,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復雜的、實際的或真實性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以促進他們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其精髓在于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基于PBL 教學模式特點和臨床基礎課程《中藥學》特點,筆者對《中藥學》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如下設計。一.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教學部署和臨床課堂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師根據(jù)具體章節(jié)的藥物功效設計問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課前教學部署根據(jù)具體授課內容,將班級同學平均分組,每組6~8 人,分組時確保每組有一位同學身體正處于疾病狀態(tài),如感冒、失眠等,并自愿作為患者參與《中藥學》“臨床課堂”教學。若沒有同學患病,或在學生群體中找不到“志愿患者”,小組可到學校門診或醫(yī)院采集病例信息。要求小組成員就“志愿患者”身體狀況進行望、聞、問、切等方式作出診斷、辨證、病機以及處方用藥分析,處方分析時應對具體藥物的性味、歸經(jīng)、功效、劑量、使用注意等展開闡述。小組成員就患者具體的疾病信息以及診療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進行自主學習精品論文 參考文獻 討論,并回答其他組同學的質疑。各小組選一位同學適時記錄“臨床課堂”教學內容,包括攝像記錄。(二)臨床課堂第一節(jié)段 病例診斷與處方用藥,控制時間:40 分鐘此節(jié)段,組員對組內志愿患者進行望、聞、問、切等方式作出診斷、辨證、病機以及處方用藥分析。若患者為門診或醫(yī)院病例,組員則對收集到的疾病信息展開同樣的分析過程??赏ㄟ^討論、查閱醫(yī)藥文獻、求助網(wǎng)絡等方式完成診斷、辨證、病機以及處方用藥分析。記錄員適時記錄。第二節(jié)段 結果展示與分析,控制時間:每組15 分鐘各組推薦一位同學將本組診斷、處方用藥等情況向其他組進行匯報,并接受其他組員的質疑,匯報組可以組為單位回答他組的疑問,直至所有疑問解答完成。此節(jié)段,授課老師可向匯報組提出相關問題,或幫助匯報組解答他組組員不能回答的以及回答不完善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注意主要知識點的把握。記錄員做好記錄工作。第三節(jié)段 課堂總結教師就本次臨床課堂中各組的表現(xiàn)、存在問題等進行認真評述和分析,各臨床組總結并記錄各組員對本次臨床課堂的心得體會、意見與建議,匯總后將各組記錄存檔。二.教學實施重點與難點(一)重點《中藥學》是一門臨床基礎課程,在開展“臨床課堂”過程中,《中藥學》的重要知識內容可能在“臨床”中被淡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重視《中藥學》相關內容的設計,突出藥物的功效、性味歸經(jīng)、作用趨向、劑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內容;處方里出現(xiàn)用藥禁忌時應設置問題,使同學深影響。重視臨床思維和中醫(yī)思維的培養(yǎng)。《中藥學》課程一般于大學一年級時開設,學生缺乏臨床實踐經(jīng)驗,在課前教學部署時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臨床相關知識,“臨床課堂”過程中重視學生臨床思維和中醫(yī)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結果匯報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辯論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與得體,呈現(xiàn)臨床的真實性,甚至可以通過此過程培養(yǎng)同學處理醫(yī)患關系的能精品論文 參考文獻 力。(二)難點《中藥學》課程的設置與其它臨床課程,如《中醫(yī)診斷學》、《中醫(yī)內科學》、《方劑學》等課程是同時開課,甚至更早,給臨床課堂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病例的最終診斷、用藥無統(tǒng)一標準,這是臨床課堂訓練學生思維和發(fā)揮其能動性的重要方法,要求教師具備較全面的臨床專業(yè)知識,對同學錯誤的診斷、用藥給予及時糾正。根據(jù)中藥的性能和功效,《中藥學》教材將具體藥物分屬于不同的章節(jié),如解表藥、祛風濕藥、活血化瘀藥等,有的藥物臨床應用頻率高,一些藥物卻不常用,要求教師在用藥討論時有所兼顧,確?!吨兴帉W》學習的完整性。三.教學反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