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杠桿和滑輪練習1、如圖1所示,行李箱的下部裝有滾輪,其目的是:;拉行李箱時拉出拉桿更省力,理由是:。2、在學過質量后,甲、乙兩同學為了驗證空氣具有質量,找來了兩只大塑料瓶(其中右側塑料瓶帶自行車進氣閥),長的薄木片,打氣筒和細繩,做成如圖的裝置
2024-11-15 07:28
【總結】第8課時歐姆定律的應用(五)--電阻的并聯(lián)(二)課堂鞏固1.把R1與R2并聯(lián)后接在電源上,當R1減小時,其總電阻().A.一定減小B.一定增大C.可能會增大D.可能會減小2.把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鎳鉻合金線連接在電路中,若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則它們的連接方式是
2024-11-15 17:56
【總結】三、功(第一課時)一、填空::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學中規(guī)定:功等于與的乘積。其公式為。功的國際單位名稱是,符號為。100N的物體,受到20N的水平拉力
2024-12-05 09:06
【總結】課時4功率問題引領1.什么是功率?物理學中用它來表示什么?其國際單位是什么?2.某同學騎車的功率大約是60W,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層訓練?基礎與鞏固3.舉重運動員在2s內把重1500N的杠鈴舉高2m,則
【總結】江蘇省建湖縣實驗初中精品教學案第三章第二節(jié)人眼看不見的光課題:§人眼看不見的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紅外線、紫外線的性質及作用。(2)了解紅外線、紫外線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應用。【過程與方法】(1)組織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感受紅外線和紫外線的
2024-12-05 09:02
【總結】第十七章電磁波與現(xiàn)代通信第一節(jié)信息與信息傳播[設計意圖]本節(jié)中的幾個內容是遞進關系:首先闡明什么是信息,然后說明信息和信息傳播的五次巨大變革,在這里要讓學生通過大量事例去體會,當然由于學生年齡的制約,不必要也不可能地苛求“深刻”,但這個體驗的教學過程是必須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課本上圖片,還要讓學生在網(wǎng)上或圖書館收集相關資料。自制有線電報機和接
2024-12-04 21:24
【總結】課時5熱量的計算[課堂鞏固]1.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際上是______從____物體轉移到____物體的過程。2.鐵比銅的比熱容大,它表示在質量相同及溫度變化相同的條件下,鐵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比銅____;在質量相同及吸熱或放熱相同的情況下,銅的溫度變化比鐵____。3.甲、乙兩個實心鐵球,甲的體積是乙的3倍,它們吸收了相
2024-12-05 03:00
【總結】滑輪[課堂鞏固]1.定滑輪和動滑輪在構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_________的滑輪叫定滑輪,________的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動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2.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3.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
【總結】二、滑輪一、填空:,只是在使用中,_________的滑輪叫定滑輪,________的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動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杠桿,使用動滑輪時能省________力,
2024-12-05 00:23
【總結】課題:功編制人:王涵俊一、學習目標1探究什么是物理學中的功,知道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1、2、
【總結】寶應縣水泗初級中學九年級物理導學案班級:______姓名:______主備人:_萬洪順_課題杠桿(復習)課時一課時日期導學目標1、梳理杠桿概念、杠桿五要素、杠桿平衡條件、會將杠桿分類、杠桿的應用2、能靈活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并能用來進行簡單的計算3、會正確畫
2024-12-04 21:27
【總結】課題動能勢能機械能(第一課時)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機械能。重點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難點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教具演示
2024-12-09 04:39
【總結】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杠桿第1課時學案一、學習目標:1.在對生活中的鋼絲鉗、羊角錘、螺絲刀、開瓶扳手等工具的使用中認識什么是杠桿;2.經(jīng)歷螺絲刀撬圖釘?shù)奶骄炕顒樱苷f出杠桿的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會畫杠桿的力臂;3.經(jīng)歷“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探究活動,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
【總結】課題11-3功課時兩課時教學目標探究什么是物理學中的功,知道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知道功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能根據(jù)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會用公式計算功的大小。體會到簡單機械給人們帶來方便和快捷,能從功的角度理解使用簡單機械“省力”和“省距離”之間的辨證關系。
【總結】班級:組別:姓名:教師評價:課題:力彈力一、【學習目標】1.
2024-12-05 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