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教科版八年級下《改變世界的機械》教學案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能舉例說明動能和勢能的轉化;(2)能分析、解釋簡單的物理過程中能量轉換情況,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列舉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機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024-11-19 16:52
【總結】第七章第二節(jié)力的描述1、力的描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要產(chǎn)生力的作用,最少需要兩個物體。?給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叫施力物體。?受到別的物體作用力的叫受力物體。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分為兩類:?(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024-11-30 07:17
【總結】浮力學案班級:姓名:一、學習任務分析學習目標:1.認識浮力,掌握測浮力的一種方法——稱重法。2.掌握浮力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物體的浮沉條件。教學重點:1.在實驗的基礎上認識浮力,總結出測量浮力的一種方法——稱重法。2.掌握物體的浮沉條件。教學難
2024-11-28 16:54
【總結】《電磁鐵》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課題電磁鐵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是電磁鐵;2.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過程方法:1.通過探究電磁鐵磁性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結論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
2024-12-09 07:32
【總結】課題11-5機械效率課時兩課時教學目標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會計算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方法,有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教學
【總結】機械能[教學設計]1、設計理念:(1)本節(jié)內(nèi)容不多,與實際聯(lián)系較多,復習過程從實例入手,讓學生回憶概念,鞏固基本概念,加強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2)內(nèi)容較簡單,主要由學生在最后將知識框架搭建起來,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3)注重前后知識的銜接和聯(lián)系,從能量問題得到更深入的了解。2、過程設計:(1)由學生舉例理解概念。(2)
2024-12-09 07:31
【總結】第八章力第四節(jié)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力,并能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形變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2)通過形變實驗,感受和感知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確的用力的示意圖表示。3)通過實驗,認識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過程與方法:1)探究影響塑料尺形變的因素,能對問題進行猜想并進行實驗研究。2)從
2024-11-19 17:17
【總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要產(chǎn)生力的作用,最少需要兩個物體。?給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叫施力物體。?受到別的物體作用力的叫受力物體。?力的作用效果分為兩類:?(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注: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由靜止變?yōu)檫\動;由運動變?yōu)殪o止;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
2024-12-08 14:02
【總結】8.1彈力和彈簧測力計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是什么?使用彈簧測力計應注意些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智能提要問: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受到彈力的作用?答: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受到彈力作用,必須要弄清產(chǎn)生彈力的物體一定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兩個物體互相接觸,這是產(chǎn)生彈力的前提.沒有物
2024-11-15 17:55
【總結】教科版八年級下力教學案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能分析簡單情況下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兩種作用效果;(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2.過程與方法[來源:Z*x
2024-12-09 07:30
【總結】甲乙“摩擦力”中考題精選訓練姓名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利用了增大壓力的辦法來增大摩擦,筆尖與紙間的摩擦屬于
2024-12-05 09:01
【總結】大氣壓復習提綱一、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qū)別的,如高壓鍋內(nèi)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二、產(chǎn)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三、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史上著名的實驗
2024-11-19 17:34
【總結】想一想:一、力是什么?(a)運動員用力舉起杠鈴(b)頑皮的大象用力向下壓蹺蹺板(c)漁翁用力拉起魚網(wǎng)(d)推土機用力推走泥土(e)同名磁極相互排斥(f)帶靜電的橡膠棒吸引小紙屑交流討論:以上幾個圖景有何共同的地方?能得出什么結論?運動員
2024-11-19 10:41
【總結】《力,力與運動》總復習研討課復習板塊1.書海導航構建知識網(wǎng)絡設計、分析、評價在A點推門比在B點容易,這個現(xiàn)象表明:力的作用點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2024-12-01 01:59
【總結】物質的物理屬性[設計意圖]通過幾個活動,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生活中的經(jīng)驗,得出物質的幾種物理屬性,再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物質的物理屬性把物質分類.[教學目標]知道物質的幾種物理屬性會根據(jù)物理屬性區(qū)分物質通過學習過程鍛煉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
2024-11-19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