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宋人陳慥自稱龍丘先生,好賓客,又喜歡養(yǎng)歌妓,其妻柳氏愛
2024-11-19 14:10
【總結】六一居士傳歐陽修【教學導航】1、作者簡介2、背景簡介3、課前預習4、字詞句理解5、層次結構6、主旨7、寫作特色8、重難點問題中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2024-11-17 10:38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2語文唐宋散文選讀與微之書白居易第三單元禁中夜作書與元九白居易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五聲宮漏初鳴后,一點寒燈欲滅時。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寂寞以及對好友的無限思念、無限關心之情。但這一切并沒有明確說出,
2024-11-19 14:17
【總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網(wǎng)絡資源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作者簡介鐵凝,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畢業(yè)后到河北博野農(nóng)村插隊。1982年發(fā)表短篇小說《哦,香雪》獲當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
2024-11-17 20:08
【總結】?18年前錯殺一人18年后法將責眾?呼格吉勒圖案再審宣判:無罪追責程序?qū)樱簭夭楫斈晁修k案人員沒來由遭刑憲受此磨難,看起來老天爺不辨愚賢。良善家為什么遭此天譴?作惡的為什么反增永年?墳場上一個個淚流滿面,都道說他呼格死得可憐。眼睜睜老娘親難得相見,怎叫人不拍案怒問當年!呼格吉勒圖冤竇娥冤關漢卿
2024-11-19 14:13
【總結】3、杜甫詩五首達標優(yōu)化訓練我夯基我達標,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輦.(niǎn)羞赧.(nǎn)憑軒.(xuān)宵衣旰.食(gān).行(qián)荊杞.(qǐ)黃鸝.(lí)
2024-11-28 02:16
【總結】10扼住命運的咽喉匏有苦葉匏(páo)有苦葉①,濟有深涉②。深則厲③,淺則揭(qì)④。有彌(mí)濟盈⑤,有鷕(yǎo)⑥雉鳴。濟盈不濡(rú)軌⑦,雉鳴求其牡⑧。雝(yōng)雝鳴雁⑨,旭日始旦⑩。士如歸妻?,迨(dài)冰未泮(
2024-11-28 22:32
【總結】4《狂人日記》:現(xiàn)代白話短篇小說開山作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①:‘經(jīng)始靈臺②,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③之,不日④成之。經(jīng)史勿亟⑤,庶民子來⑥。王在靈囿⑦,幽鹿攸伏⑧。幽鹿濯濯⑨,白鳥鶴鶴⑩。王在靈沼?,於
2024-11-28 02:22
【總結】《杜甫詩五首》教師版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杜甫;背誦《月夜》、《哀江頭》、《蜀相》、《又呈吳郎》、《登岳陽樓》。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月夜》的學習,能夠找出詩歌中的詩眼并進行分析;會分析《哀江頭》一詩中運用的對比、襯托、用典的寫法;了解《蜀相》一詩中所運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吳郎》一詩的思路;感受《登岳陽樓》中“坼
2024-11-18 23:07
【總結】蘇武牧羊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曙嬔囃虤?,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聞笳聲入耳痛心酸。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發(fā)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菔癄€,大節(jié)定不虧。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
2024-11-19 14:15
【總結】徐霞客傳錢謙益學習目標:1、掌握生字詞讀音,能熟讀文章。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以及句式的特點。3、了解徐霞客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人物性格,以及作者對徐霞客的評價。一、整體把握徐霞客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
2024-11-17 14:42
【總結】語文傳記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9第二單元異域人生11遠行希臘基礎知識摯(zhì)愛晨曦(xī)詭譎(ɡuǐjué)腓(féi)骨帕提儂(nónɡ)
2024-11-17 10:39
【總結】項羽本紀(整理)一、字音(黑板上的29個)二、通假字:繇役及喪同“徭”(5-27)(7-3)(9-4)(9-6)(9-13)?三、詞類活用?怒之形作動對??發(fā)火?(2
【總結】促織蒲松齡變形的故事蒲松齡的自勉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者簡介蒲松齡(1640—1715),清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
【總結】促織蒲松齡山東淄州(今淄博市)蒲家莊人,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蒲松齡從小熱衷功名,19歲參加科舉考試,連中縣、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卻屢試不第,擠不進官場。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鄉(xiāng)過著清苦的塾師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觸的機會較多,對統(tǒng)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有所不滿。一世無緣附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