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1- w2?31 w1 C.73 w2- 42 w131 w1 D.1 15 w2- 84 w131 w1 A 五、差量 法 (或用常規(guī)法) 2 . 極值法 ( 1) 極值法的含義 極值法是采用極限思維方式解決一些模糊問題的解題技巧。它是假設問題的兩個極端,然后依據(jù)有關化學知識確定所需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值,進行判斷分析,求得結果。故也稱為極端假設法。 六、極值 法 : ( 2) 極值法解題的基本思路: ① 把可逆反應假設成向左或向右完全進行的反應。 ② 把混合物假設成純凈物。 ③ 把平行反應分別假設成單一反應。 ( 3) 極值法解題的關鍵 緊扣題設的可能趨勢,選好極 端假設的落點。 將總物質的量為 n m o l 的鈉和鋁的混合物 ( 其中鈉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 x ) ,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金屬沒有剩余,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 V L 。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 A . x = V /(1 n ) B . 0 x ≤ C . V = n (1 - x ) D . 1 n V ≤ n D 【解析】 據(jù)題意金屬鈉的物質的量為 nx m o l, Al 的物質的量為 n (1 - x ) m ol , 產(chǎn)生的 H2是溶液中的 H+獲得 Na 、 Al 失去的電子而生成的 , 根 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得產(chǎn)生 H2的物質的量=nx + 3 n ? 1 - x ?2 m ol , 根據(jù)反應 2N a + 2H2O == =2N aOH + H2↑ 、2A l + 2N aOH + 2H2O == =2N aA lO2+ 3H2↑ 和題中 “ 金屬沒有剩余 ” , 可知 n ( Na ) ≥ n ( Al) , 即 ≤ x 1 。當 x = 1 時,產(chǎn)生 H2的物質的量為 n m ol ,即 1 n L ;當 x = 0. 5 時,產(chǎn)生 H2的物質的量為 n m ol ,即 n L ,故產(chǎn)生 H2的體積的取值范圍為1 n V ≤ n ,故選項 D 正確。 【答案】 D 在含有 a g HNO 3 的稀硝酸中,加入 b g 鐵粉充分反應,鐵全部溶解并生成 NO ,有a4 g HNO 3 被還原,則 a ∶ b 不可能為 ( ) A . 2 ∶ 1 B . 3 ∶ 1 C . 4 ∶ 1 D . 9 ∶ 2 A 【解析】 Fe 與 HNO3反應時,根據(jù)鐵的用量不同,反應可分為兩種極端情況。 ( 1) 若 Fe 過量,發(fā)生反應: 3F e + 8HNO3( 稀 ) == = 3F e ( NO3)2+ 2N O ↑ + 4H2O 則有b56∶a63= 3 ∶ 8 ,解得:ab=31 此為 a ∶ b 的最小值。 ( 2) 若 HNO3過量,發(fā)生反應: Fe + 4HNO3( 稀 ) == = F e ( NO3)3+ NO ↑ + 2H2O 則有b56∶a63= 1 ∶ 4 ,解得:ab=92 此為 a ∶ b 的最大值。 所以 a ∶ b 的取值范圍為31≤ab≤92,即 a ∶ b 的比值在此范圍內(nèi)均合理。 【答案】 A 混合物中某一量的 平均值, 必大于相應量的 最小值 而小于相應量的 最大值。 七、 平均值法 方法點擊 : 借助平均值法對于分析混合物問題可 化繁為簡, 實現(xiàn)快解。 練習:兩 種氣態(tài)烴組成的混合氣體 ,完全燃燒得 ,則下列關于混合氣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A CxHy xCO2 y ___ 2 H2O 1 x y ___ 2 x= y=4 解:設 氣態(tài)烴 的平均 組成 CxHy 七、 平均值法 因為 x和 y是平均值,所以? 例: 鎂和某金屬的合金,所生成的氧化物的質量為反應前合金的質量的 2倍,另一金屬可能是 ( ) A、 Cu B、 Be C、 Na D、 Al 解析: 鎂形成的氧化物中, m(Mg)∶ m(O)=24∶ 16, 金屬質量大于氧的質量; 七、 平均值法 則另一金屬形成的氧化物中 , 金屬質量要小于氧的質量。 Cu、 Be、 Na、 Al形成的氧化物分別是 CuO、 BeO、 Na2O Al2O3 ,其中只有 BeO中 m(Be)∶ m(O)=9∶ 16, 是金屬小于氧的質量。所以選 B。 B 可能混有下列兩種雜質的硫酸銨樣品 g ,與過量 Na OH溶液在加熱條件下 反應,收集到標準狀況下 4. 3 L 氣體,則樣品中不可能混入的雜質是 ( ) A . NH4HCO NH4NO3 B . ( NH4)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