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你必須好好地照顧病人。2). He is a good observer.譯文:他善于觀察。在上述兩句中,名詞care和 observer分別譯成了漢語的動詞“照顧”和“觀察”。3). Of course I cannot do so because I am a prisoner of the presentday world, just as all of you are.譯文:當(dāng)然,我無法這樣做,因為和大家一樣,我也被當(dāng)今世界所禁錮。4). The skyscrapers are lavish consumers and wasters of electric power.譯文:摩天大樓極大地消耗了電能。5. 英譯漢技巧(五):語態(tài)轉(zhuǎn)換由于在英漢兩種語言當(dāng)中都有主動和被動兩種語態(tài),在英譯漢時,人們常常會簡單地認(rèn)為只要按照原句的語態(tài)處理就行了。事實上并非如此。在英語中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頻率要遠遠高于漢語,即“英文多被動,漢語多主動”。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語態(tài)來翻譯,往往會使譯文顯得十分別扭。所以在英譯漢時需要靈活運用語態(tài)之間的轉(zhuǎn)換。下面列舉了一些常用的英語被動句型以及對應(yīng)的漢語翻譯,希望大家對這些知識點能夠做到融會貫通、爛熟于心。It is said that……據(jù)說It is reported that……據(jù)報道It can’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認(rèn)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須指出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應(yīng)該意識到It was told that……據(jù)說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從……可知考研英語二閱讀備考技巧分析一、明確主旨要做對題,必須先明白文章講的是什么,即明確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一般出現(xiàn)在四個地方:第一,首段首句。這和中文完全不同。中文是自然語序,完全按照時間等順序進行描述,而英文則是按人文語序,即按照重要性遞減來排列;第二,首段轉(zhuǎn)折句。作者可能會采用先立后駁的方式,用but,however等引出自己的觀點;第三,其他段落首句。這通常見于采用論證方法進行論證的段落中;第四,全文末句。這種方法在中文中也較為常見。作者一般在首段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從多方面舉例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在文章首段再次對觀點進行總結(jié)、強調(diào),與首段遙相呼應(yīng)。如果小伙伴們可以在最后找到作者的觀點,可以省卻許多麻煩。在閱讀中,為找到文章主旨,文都老師建議小伙伴們在合適的時候跳出文章,將每段的主旨句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簡單明了的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主旨,不要拘泥于細(xì)枝末節(jié)。二、1分鐘原則先易后難是考場考試的常用法則,也是兵家必勝之絕技。在考場上如果超過一分鐘仍然沒有做題思路,就應(yīng)該先跳過這些難題,去做其他簡單的題。這是考場最大的思路。而在平時,則不需要在簡單題目上多花時間,需要多研究難題,想想如何讓難題變得簡單。不僅要知道選哪個選項,還要知道其他選項錯誤的原因。文都老師建議小伙伴們根據(jù)做題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命題人設(shè)置干擾項的思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干擾項有以下幾種:第一,無中生有。即文中本沒有此選項,但由命題人生捏硬造出來;第二,自相矛盾。即命題人給出的選項和文中的意思相矛盾;第三,偷梁換柱。即選項中所說的事情或許確有其事,但是命題人進行了主客體、因果等互換;第四,斷章取義。即命題人根據(jù)句中較簡單或吸引人的詞編一個選項;第五,以次充好。即選項中可能有兩項都符合題意,但其中一項的答案更合適;第六,答非所問。即選項所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本身并不是錯的,但是并不符合題意;第七,常識陷阱。即該選項屬于我們的常識,但是文中并沒有提到,這也容易對考生造成強烈干擾,因為考生容易根據(jù)自己的常識去判斷,而并非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三、最后做剩余的題在考試中,所有的題目都有簡單題,中等難度的題和難題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