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教新課標)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例1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現(xiàn)象,探索成軸對稱的圖形的特征和性質。2.使學生在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重點難點:
2024-12-11 14:42
【摘要】分數(shù)與除法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P65—P66及P67的1、2題。教學目標:,會用分數(shù)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的商。,滲透辯證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重難點:。。教學具準備:課本主題掛圖,圓形紙片(4—5張)。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復習導入。
2024-12-11 14:47
【摘要】(北京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正方體的表面積課題正方體的表面積課型新授授課時間月日(星期)第4課時(共12課時)教學目標,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重點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主要教法啟發(fā)談話
2024-12-11 12:16
【摘要】人教新課標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同學們結合實際例子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長方體面棱頂點長高寬下左前上下左右上右前下高長
2024-12-13 00:04
【摘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教學用具:教具
【摘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教學目的:、棱、頂點的特征。以及面與面之間的關系,棱與棱之間的關系。、寬、高。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從屬關系。、測量等方法,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特征,開發(fā)學生智能。,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重難點:長方體面與面之間的關系,棱與棱之間的長度關系。教具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學具:小棒、
2024-12-11 12:15
【摘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內容第12頁的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三的第6、7題及思考題。共幾課時課型新授第幾課時教學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在想象、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
2024-12-12 19:18
【摘要】容積和容積單位年級五年級單元第三單元課時6主備單位主備教師使用教師課題容積和容積單位課型新授主備教師設計使用教師修改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容積的意義。能力目標: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
2024-12-13 00:39
【摘要】最大公因數(shù)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P81、P82的3---5題及P83的6—9題。教學目標:,探索找公因數(shù)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與最大公因數(shù)。,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教學重難點:掌握找兩個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的方法。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
2024-12-11 14:44
【摘要】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P117—P118及P120的1—4題教學目標:,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難點: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
【摘要】(人教新課標)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下冊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形成表象。2.培養(yǎng)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重點難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厘米的體積單位。教具準備:“烏鴉喝水”課件,形狀不同的長方體(兩個)。教
【摘要】單元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課時安排共16課時教學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它們的展開圖。: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這些單位的實際意義。、態(tài)度與價值觀:(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
2024-11-18 17:10
【摘要】圓錐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同學們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2.培養(yǎng)同學們觀察事物的能力。3.培養(yǎng)同學們的觀察、猜測、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每個小組的學生準備一個空圓錐,一個和它等底等高的空圓柱,若干沙土,統(tǒng)計單等。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
2024-12-13 00:32
【摘要】圓柱的認識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2頁的例1、例2有關內容。練習二1——4題。教學目標:認識圓柱體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柱體的特征,認識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培養(yǎng)同學們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歸納能力,體驗研究幾何形體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同學們從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的意識,從而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與價值。教
2024-12-11 14:33
【摘要】認識時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明確時、分的含義,會讀、寫分針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意識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教學重、難點
2024-12-11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