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___ cosα ______ ______ ______ 正切 tanα tanα ______ ______ 口訣 函數(shù)名不變,符號(hào)看象限 函數(shù)名改變, 符號(hào)看象限 - sinα - sinα co sα - co sα sinα- tan α co sα- co sα - sinα - tan α —— 疑 難 辨 析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1 .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 ( 1 ) si n2α + c o s2α = 1 , t a n α =s in αc o s α中角α ∈ R .( ) ( 2 ) 知道 s i n α , c o s α , t a n α 中任意一個(gè)值,根據(jù)同角 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便可以求出另外兩個(gè). ( ) ( 3 ) 已知 si n θ =m - 3m + 5, c o s θ =4 - 2 mm + 5,其中θ ∈????????π2, π ,則 m - 5 或 m ≥ 3 .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7講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guān)系式與誘導(dǎo)公式 [ 答案 ] ( 1 ) 179。 co s θ , 2 co s θ ) 位于第三象限,試判斷角 θ 的終邊所在的象限; ( 2 ) 若 θ 是第二象限角,則si n ( co s θ )co s ( si n 2 θ )的符號(hào)是什么? 返回目錄 教師備用題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解: ( 1 ) 因?yàn)辄c(diǎn) P 在第三象限, ∴ s i n θ 178。35+45= 2 ; 若角 α 終邊在第二象限,則 P ( - 4 , 3) , 2 si n α + c o s α = 2 179。4 - 2 rr178。 . 又 α 是銳角,所以 α = 20 176。=2 si n 2 0 176。杭州模擬 ] 已知角 α 的終邊經(jīng)過點(diǎn) ( 3 a - 9 , a+ 2) ,且 c o s α ≤ 0 , si n α 0 ,則實(shí)數(shù) a 的取值范圍是 ( ) A . ( - 2 , 3 ] B . ( - 2 , 3) C . [ - 2 , 3 ) D . [ - 2 , 3]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解析 ] ( 1 ) t a n α =c o s5 0 176。 B . 70 176。佛山模擬 ] 已知點(diǎn) P ( t a n α , c o s α ) 在第三象限,則角 α 的終邊在 ( ) A .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思考流程 (1 ) 分析:設(shè)點(diǎn) P ( x0, y0)( x0≠ 0 ) 是 θ 終邊上一點(diǎn),則 y0= 2 x0, t a n θ =y(tǒng)0x0= 2 ;推理: c o s2 θ = c o s2θ - s i n2θ =c o s2θ - s i n2θc o s2θ + s i n2θ=1 - t a n2θ1 + t a n2θ;結(jié)論:得出 co s 2 θ 的值. ( 2 ) 分析:點(diǎn) P 在第三象限, t a n α < 0 ,且 c o s α < 0 ;推理:由 t a n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四象限,由 c o s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或 x 軸的非正半軸上;結(jié)論: α 的終邊在第二象限. [ 答案 ] ( 1 ) B ( 2 ) B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解析 ] ( 1 ) 設(shè)點(diǎn) P ( x0, y0)( x0≠ 0 ) 是 θ 終邊上一點(diǎn),則 y0= 2 x0. 由三角函數(shù)定義, t a n θ =y(tǒng)0x0= 2 ,則 c o s2 θ = c o s2θ -s in2θ =c o s2θ - s i n2θc o s2θ + s i n2θ=1 - t a n2θ1 + t a n2θ=1 - 221 + 22=-35. ( 2 ) ∵ 點(diǎn) P ( t a n α , c o s α ) 在第三象限, ∴ t a n α < 0 ,且 c o s α < 0. 由 t a n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四象限, 由 c o s α < 0 ,知 α 的終邊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或 x 軸的非正半軸上,因此角 α 的終邊在第二象限. 點(diǎn)評(píng) (1)已知角 θ的終邊所在的直線方程,可先設(shè)出終邊上一點(diǎn)的坐標(biāo),求出此點(diǎn)到原點(diǎn)的距離,然后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來求相關(guān)問題. (2)主要利用三角函數(shù)值在各象限的符號(hào)規(guī)律,但要注意角 α是滿足兩個(gè)條件的公共解.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歸 納 總結(jié) ① 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中, P ( x , y ) 是單位圓上的點(diǎn)才有 si n α = y , c o s α = x , t a n α =y(tǒng)x,但是若不是單位圓時(shí),如圓的半徑為 r ,則 s i n α =y(tǒng)r, c o s α =xr, t a n α =y(tǒng)x. ② 若已知角 α 的終邊上有異于原點(diǎn)的點(diǎn)的坐標(biāo) A ( x ,y ) ,求角 α 的三角函數(shù)值時(shí),則應(yīng)先求 | OA |= r ,然后再利用定義 s i n α =y(tǒng)r, c o s α =xr, t a n α =y(tǒng)x求解.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變式題 ( 1 ) [ 2 0 1 2 MP =12si n α . ,扇形 O AP 的面積=12l 178。 ( 3 ) 179。 ( 3 ) 179。 , k ∈ Z . ∴當(dāng)角 α 的終邊在坐標(biāo)軸上時(shí),可表示為 k 1 8 0 176。 α 9 0 176。 ~ 89 176。 + 90 176。 的角 } , B = { 第一象限角 } ,則 A ∩ B = { α |0 176。 , k ∈ Z } 二、弧度與角度的互化 1 . 定義:把長(zhǎng)度等于 _ _ _ _ _ _ _ _ 長(zhǎng)的弧所對(duì)的圓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正角的弧度數(shù)是正數(shù),負(fù)角的弧度數(shù)是負(fù)數(shù),零角的弧度數(shù)是零. 2 . 角度制和弧度制的互化: 1 8 0 176。3 6 0 176。 |α |r 12lr 12|α |r2 三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三角函數(shù) 正弦 余弦 正切 定義 設(shè) α是一個(gè)任意角,它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diǎn) P(x, y),那么 _____叫做 α的正弦,記作 sinα ______叫做 α的余弦,記作cosα ______叫做 α的正切,記作tanα 各象限符號(hào) 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口訣 Ⅰ 全正, Ⅱ 正弦, Ⅲ 正切, Ⅳ 余弦 y yx x 正 正 正 正 負(fù) 負(fù) 負(fù) 正 負(fù) 負(fù) 負(fù) 正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三角函數(shù) 正弦 余弦 正切 三角函 數(shù)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正弦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余弦線 有向線段 ______為正切線 MP OM AT —— 疑 難 辨 析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1 . 角的有關(guān)概念 ( 1 ) 將表的分針撥快 10 分鐘,則分針轉(zhuǎn)過的角度是π3. ( ) ( 2 ) 相等的角終邊一定相同,終邊相同的角也一定相等. ( ) ( 3 ) 已知 A = { 小于 90 176。 1 8 0176。 的角,可能是 0 176。 3 6 0 176。 ,k ∈ Z 且 k ≤ 0} . ( 4 ) 當(dāng)角 α 的終邊在 x 軸上時(shí),可表示為 k + 90 176。 ( 2 ) 179。 ( 2 ) 179。32= 3 , ∴ P 點(diǎn)的坐標(biāo)為 ( - 1 , 3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3 . 三角函數(shù)線的應(yīng)用 ( 1 ) α ∈????????0 ,π2,則 t an α > α > s i n α . ( ) ( 2 ) α 為第一象限角,則 si n α + co s α 1 . ( ) [ 答案 ] ( 1 ) √ ( 2 ) √ 返回目錄 雙向固基礎(chǔ)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解析 ] ( 1 ) 設(shè)角 α 與單位圓交于 P ,則 MP = si n α , AT = t a nα ,如圖所示, PA 的長(zhǎng) l = α . 連接 AP , △ PO A 的面積=12OA 178。課程標(biāo)準(zhǔn)卷 ] 已知角 θ 的頂點(diǎn)與原點(diǎn)重合,始邊與 x 軸的正半軸重合,終邊在直線 y = 2 x 上 ,則 c o s 2 θ =( ) A . -45 B . -35 C. 35 D. 45 ( 2 ) [ 2 0 1 2 ) ,則銳角 α = ( ) A . 80 176。 ( 2 ) [ 2 0 1 2 1 + c o s 40 176。= t a n 2 0 176。| α |= 1 , 當(dāng)且僅當(dāng)4|α |= |α |,即 α = 2 時(shí)等號(hào)成立,此時(shí), r =42 + |α |= 1 ,故當(dāng)半徑 r = 1 cm ,圓心角 α = 2 弧度時(shí),扇形 的面積最大,最大值是 1 c m2. 返回目錄 點(diǎn)面講考向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方法二:由 2 r + l = 2 r + r |α |= 4 ,得 |α |=4 - 2 rr, 則 S =12|α | r2=12178。江西卷 ] 已知角 θ 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始邊為 x 軸的正半軸,若 P (4 , y ) 是角 θ 終邊上一點(diǎn),且 s i nθ =-2 55,則 y = __ _ _ _ _ _ _ . 返回目錄 多元提能力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錯(cuò)解 因 P (4 , y ) 是角 θ 終邊上一點(diǎn),且 si n θ =-2 55 ,∴ si n θ = y =-2 55 . [ 錯(cuò)因 ] 題中 P 點(diǎn)不在單位圓上,不能直接用定義表示sin θ . 返回目錄 多元提能力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 正解 ] 若角 α 終邊上任意一點(diǎn) P ( x , y ) , | OP |= r ,則si n α =y(tǒng)r, c o s α =xr, t an α =y(tǒng)x. P (4 , y ) 是角 θ 終邊上一點(diǎn),由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知 s i n θ =y(tǒng)16 + y2,又 si n θ =-2 55, ∴y16 + y2=-2 55,解得 y =- 8. 返回目錄 多元提能力 第 16講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 自我檢評(píng) ( 1) 角 α 終邊過點(diǎ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