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單元人文心聲了解知識領域本單元涉及的是近代文藝經典。所選的三篇課文《十則》《評論(節(jié)選)》《自序》,都是晚清末期的文藝學作品。它們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的詩學理論的同時,都反映了中國文化與學術由古代向近代的轉型,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文質兼美,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2024-11-17 18:30
【摘要】孟子見梁惠王胠篋文本助讀知識梳理孟子主張“性善說”。在孟子看來,人之所以為人,人生來就和禽獸相區(qū)別的地方,是人的天性中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即具有“仁義禮智”這四種德的萌芽。充分地發(fā)展這些萌芽,足可以保有天下;而如果不發(fā)展它們,則可能連父母都不能奉養(yǎng)。就這樣,孟子從界定“人”的特質出發(fā),
【摘要】第二單元儒道互補了解知識領域春秋時期,西周那種邦國分封制度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無力掌控、約束各諸侯國。各諸侯國致力于武力征伐,爭強圖霸。當此之際,眾多憂國憂民的思想家,懷著悲天憫人的情懷紛紛著書立說,闡述自己的主張。本單元的“經典原文”和“相關讀物”所選的文章出自先秦時期儒、道兩家的經典論著,即《論語》《孟子》《老
2024-11-17 22:45
【摘要】麻葉洞天文本助讀知識梳理《徐霞客游記》系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經30多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除散佚者外,遺有60余萬字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shù)種。主要按
2024-11-19 18:25
【摘要】《紅樓夢》評論(節(jié)選)《人境廬詩草》自序文本助讀知識梳理《評論》是一篇以叔本華悲劇哲學貫串其中的紅學研究之作。在節(jié)選的部分中,王國維認為,中國人有一種普遍的喜歡喜劇的心理,故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喜劇結尾。而《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故人生之歸途在于解脫,解脫之道,在于出世?!?l
【摘要】基礎夯實()正.焉正:正確。,是知.也知:了解,知道。,無施.勞施:表白。動.,仁者靜動:活動。解析A項,修正;B項,同“智”,聰明、明智;D項,活躍。答案C()、飲水,戒之在得解析“已”通“矣
2024-11-16 03:08
【摘要】 衡石量書整理 課時素養(yǎng)評價 六 《大學》節(jié)選 (50分鐘·60分) 一、基礎過關(34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 ,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知:知識 ...
2025-04-05 05:32
【摘要】第一篇:中國文化經典語錄 中國文化經典語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0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0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024-10-28 23:39
【摘要】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xiàn)存有各種石刻1800余處。泰山岱廟天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巖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
2025-01-17 15:11
【摘要】第三講服飾主講:楊柯修一、服飾引論脩“束修”,是古代諸侯大夫相互饋贈的禮物,也是學生向老師致送的酬金。加香料制造而成的干肉。一、服飾引論飾“凡祭祀,飾其牛牲”——《周禮
2025-05-05 18:54
【摘要】1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名著導讀2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萬世師表,百代馨香,德配天地道貫古今3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刪詩書,定禮樂,創(chuàng)儒學
2025-08-01 16:16
2024-11-16 03:05
【摘要】經典原文4《大學》節(jié)選對應學生用書P29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南)人,名參,字子輿。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鬃拥膶O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
2024-12-09 11:24
【摘要】原君(節(jié)選)文本助讀知識梳理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后,封建社會逐漸走上了下坡路。明清之際是一個社會大震蕩的時代,在封建經濟自身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新的經濟成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已經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一些先進的思想家開始意識到即將發(fā)生“天崩地解”(黃宗羲)的歷史變化,認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
【摘要】直書文本助讀知識梳理《直書》,選自《史通》?!爸睍本褪遣浑[諱事實真相,不飾惡虛美,如實記載歷史事實。中國史學的兩個高峰都出現(xiàn)在唐以前。尤其是從東漢至隋末,史學逐漸從經學的附庸成長為一門獨立的學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唐代史學家劉知幾總結前代史書,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史通》。在當時皇權專制“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形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