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上講隱喻反映的是將一個事物理解或表達為另一個事物的認知過程。修辭學對隱喻的研究帶有明顯的局限性,把語言與認知和社會割裂開來了,忽略了隱喻是人類認知在語言上反映客觀世界的一種方式。”狹義上是指比喻的一種類型。無論是在詩歌、諺語、成語還是科技英語中都有大量的隱喻。隱喻不僅是語言的修辭手段,更是一種概念體系和認知方式,它已滲透到語言、文化、思維和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在人類認知和社會活動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傳統(tǒng)修辭學的研究局限于構(gòu)成隱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字面的轉(zhuǎn)換、替代。二作為認知方式的隱喻 與任何科學研究一樣,對隱喻的研究經(jīng)歷了由淺及深、由表及里的過程。例如: (1) A good tongue is a good weapon. (2) A strong man and a waterfall cuts their ownPa山. 例(1)、例(2)中tongueweapon, a strong mana waterfall從語義上來看,屬于完全不同的語義范疇,它們的并列則是一種邏輯錯誤。這種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相同特性的聯(lián)想、思維過程實質(zh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