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變,豎直分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不計空氣阻力及小球與地面 碰撞的時間,則 ( ) A .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決于 A 的初速度 B .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會相碰 C . A 、 B 不可能運動到最高處相碰 D . A 、 B 一定能相碰 AD ( 2022 上海單科 ) 如圖,斜面上 a 、 b 、 c 三點等距,小球從 a 點正 上方 O 點拋出,做初速為 v0的平拋運動,恰落在 b 點.若小球初速變?yōu)?v ,其落點位于 c ,則 ( ) A . v0 v 2 v0 B . v = 2 v0 C . 2 v0 v 3 v0 D . v 3 v0 解析 A 如圖所示, M 點和 b 點在同一水平線上, M 點在 c 點的正上方.根據(jù)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若 v = 2 v0,則小球落到 M 點.可見以初速 2 v0平拋小球不能落在 c 點,只能落在 c點右邊的斜面上,故只有選項 A 正確 . 2 .平拋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 推論 Ⅰ :做平拋 ( 或類平拋 ) 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任一位置處,設(shè)其 末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α ,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θ ,則 t a n α = 2 t a n θ . 證明:如圖所示,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得: t a n α =v ⊥v 0=gtv 0, t a n θ =y(tǒng)x=12gt2v 0 t=gt2 v 0,所以 t a n α = 2 t a n θ . ? 如圖所示, P是水平面上的圓弧凹槽.從高臺邊 B點以速度 v0水平飛出的小球,恰能從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圓弧軌道的左端 A點沿圓弧切線方向進入軌道.O是圓弧的圓心, θ1是 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θ2是 B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則 ( ) A. cot θ1tan θ2= 2 B. tan θ1tan θ2= 2 C. cot θ1cot θ2= 2 D. tan θ1cot θ2= 2 解析 B 【例 2 】 圖中 AB 為斜面, BC 為水平面,從 A 點以水平速度 v0拋出一小球,其落點到 A 的水平距離為 x1;從 A 點以水平速度 3 v0拋出小球,其落點到 A 的水平距離為 x2,不計空氣阻力,則 x1∶ x2可能等于 ( ) A . 1 ∶ 3 B . 1 ∶ 6 C . 1 ∶ 9 D . 1 ∶ 12 【正確解答】 若小球兩次都落至斜面,則 x = v0t , y =12gt2,t an θ =y(tǒng)x,解得 t =2 v0t an θg, x =2 v20t an θg,所以 x1∶ x2= 1 ∶ 9 ;若小球兩次都落至水平面,則下落高度都為 A 點距水平面的高度,所以運動時間相等,由 x = v0t 知 x1∶ x2= 1 ∶ 3 ;若小球第一次落至斜面,第二次落至水平面,則19x1x213. 綜上所述19≤x1x2≤13,故 A 、 B 、 C 項均有可能. 【答案】 A B C 如圖所示,一小球自平臺上水平拋出,恰好落在臨近平臺的一傾角為α = 53176。 ,運動員的質(zhì)量 m = 5 0 k g , 不計空氣阻力 ( 取 si n 3 7 176。 的斜面上 , 從 A 點以 6 m /s 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小球落在 B 點,如圖 7 所示.求小球剛碰到斜面時的速度偏向角以及 A 、 B 兩點間的距離和小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 . ( g = 10 m / s2, tan 37 176。 物理 導(dǎo)學(xué)案 自主熱身回顧 核心要點突破 ?練習(xí) 如圖所示,墻壁上落有兩只飛鏢,它們是從同一位置水平射出的,飛鏢 A與豎直墻壁成 530角,飛鏢 B與豎直墻壁成 370角,兩者相距為 d,假設(shè)飛鏢的運動是平拋運動,求射出點離墻壁的水平距離 ?(sin370=, cos370= ) 724 ds ?? 練習(xí) 如圖 7所示 ,在傾角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