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英語教研活動記錄資料時間:地點:多功能教室。出席人員:全體英語教師 活動主要議程:一、理論學習學習文章《在“聽課”中成長——淺談中學英語課“聽課”的藝術》。一線教師,需要不斷地聽課、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素養(yǎng)。聽課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所以學習如何聽課對一線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科學、合理、有目的的聽課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聽課前充分準備聽課時收獲的不僅僅是教案的記錄或者某個新單詞的發(fā)音,而是該如何上好這堂課。因此聽課前充分準備是保證聽課有效的前提。備教材。聽課者應該了解上課教師所上的是哪一冊的哪一單元第幾課時,并主動詢問上課教師這一課時要解決哪些問題、新授哪些內容,以及了解這一課時前學生學了什么。這樣聽課時目標更加明確,聽時也可以做到忙而不亂。備理論。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客觀地評價所聽的課,更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在平時,英語教師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論,如情景設置的原則、游戲設計的原則等等。無論對于他人或是自己,這些實用的理論都是發(fā)展、提高的催化劑。課前預設。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大部分教師所忽略。通過課前預設,聽課者可以了解到自己對這一節(jié)課的認識并預設好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聽課時,把自己預設的環(huán)節(jié)和上課教師所上的環(huán)節(jié)作個對比,這種充分準備后的聽課充分發(fā)揮了聽課者的主觀能動性,是保證聽課有效的前提。二、聽課時全面關注教師所聽的是否是一堂好課呢?怎樣作出客觀的評價?最簡單的“標準”是:一堂好課不在于教師教得如何精彩,而在于學生是否學得主動。這就告訴聽課者聽課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引是分不開的,所以聽課時應該全面關注。關注教師的引。一堂課的好壞,學生的思維火花是否能被點燃,和教師巧妙自然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引導的方式很多,有問題啟發(fā)、情境換位、身份換位、故弄玄虛等方法。不管上課教師采用哪種方法引導學生,聽課者應該能從課中聽出上課教師的主線思維,或者是聽明白這堂英語課創(chuàng)設的大環(huán)境是什么,上課的教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關注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學生獲得了什么?能輸出多少?…這是每個聽課者最值得關注和思考的。要求每個聽課者都要認真做好學生的記時器,記錄他們每個環(huán)節(jié)機中獲得的時間及其有效時間。最重要的是看學生的生成,在上課教師的引導下,以及所提供的時間內,學生最大限度能輸出多少。三、聽課中巧妙記錄教學設計式記錄。教學設計式記錄并不是教案再現(xiàn)。聽課者首先可以記錄上課教師主要的上課環(huán)節(jié)和活動方法,對一些個別的細節(jié)或者操作比較精彩的地方可以進行詳細記錄,然后在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旁邊注明其優(yōu)點以及缺點或者改進的辦法,寫上簡略的文字,以便課后反思及評課。流程問題式記錄。這種記錄方式和教學設計式記錄唯一的不同點就是,前者是在旁邊注上設計的優(yōu)缺點和改進的辦法,而后者更注重聽課者給自己和上課教師的提問過程。在評課的時候讓上課教師自己回答,這樣的問題式評課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教師們的共同成長。另外,不管哪一種記錄方式都要記錄下上課教師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以及學生有效學習的時間。四、聽課后積極反思上課后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聽課后也應該積極反思。聽課后的反思和自己上課的課后反思不一樣,它更應該注重與反思差距。反思差距。自己的課前預設和上課教師有哪些環(huán)節(jié)用的是相同方式,哪些環(huán)節(jié)不同?這堂課教與學的高潮是什么,自己在聽課之前想到了嗎?你的設計是否能同樣獲得高潮》從學生的反應聽課教師可以比較清晰地了解哪一種方法更適合學生,哪里還可以更好地突破,從而揚長避短、精益求精,重新設計出優(yōu)化后的教學方案。提煉課題。一堂課所提供給我們的就是一個鮮活的研究材料。聽課后,對一些困惑或者質疑,聽課教師可提煉出小課題供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研究,從而走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qū)。二、張巧燕老師說課。說課內容: Unit 8 第一課時。三、教研組探討喬校長——倡導“無縫銜接”的語言過渡。張老師今天的說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工作態(tài)度非常端正,準備得非常認真,說課稿項目齊全,比較規(guī)范,也比較精彩。她的教學內容安排適當,合理地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把握得比較好。存在問題也有,如在“說教材”時不僅要說本單元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更要說本課時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在“說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可以將重點和難點分開說,要明確重點怎么樣呈現(xiàn),難點怎么樣突破。歌曲可以放在課前,師生日常英語對話后應該直接進入新課,比較自然。日常英語如Go to bed/school時應該安排情景、動作,不能機械地對答,沒有情景的對話是無效的。新授內容Let’s go to …OK, let’s “去”的意思,那么一定要有動作的體現(xiàn)。最后的韻詩非常生動,但可以提前一點,分解到其它環(huán)節(jié)中去,在教學每個單詞時都滲透一點,最后再總體呈現(xiàn)。最后的教學活動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但一定要安排好,這種每個學生都參與的大型教學活動,預設一定要周到,生成時要才能避免出現(xiàn)無效的活動。單詞的過渡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一定情景中語言的過渡。無論什么方式呈現(xiàn)單詞,都要體現(xiàn)、借助語言過度?!盁o縫銜接”的語言過渡,是現(xiàn)在最新、最科學的教學理念。單詞教學要生活化,不能生搬硬套。龐明珍老師——無論說課還是評課,都是可貴的學習資源。這次說課是相當優(yōu)秀的。我個人建議張老師在聽取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后,再加以整合,可以試著向外投稿。我特別注意到“說教材”部分最后一句話,這句話應該不是《教師用書》上公式化的句子,而是充滿了張老師自己的智慧與個性,體現(xiàn)了一個教師的特色?;顒又杏薪處熐爸鴮W生的手一起去,真正體現(xiàn)了教師不僅是個組織者,也是參與者。這個設計非常生活化,讓孩子感覺到教師的親切,學英語的快樂。最難得的是,對于課文A部分圖片的呈現(xiàn),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學習單詞和圖片一之后,教師不是直接呈現(xiàn)圖二句型,而是先由教師對背景進行介紹,再請學生據(jù)此編對話。這樣從學到編的過程,也體現(xiàn)了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袁隨安老師:我去年教過這一單元。這一單元中Let’s go to …的回答有四種方式,都比較簡單。我覺得把另外兩種回答也可以安排在第一課時呈現(xiàn),這樣的話,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避免過于枯燥乏味。而且,把四種回答方式都學好后還有個妙處: Great Wall,就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付秋萍老師:我覺得張老師的說課蠻好的。常惜春老師:就像付老師說的,不管是張老師的說課,還是大家的評課,我都覺得學到了很多。英語教學中一直提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學習,學習單詞最好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結合句型與課文片段,這樣就比較生動。張老師的單詞教學是單獨完成的。在完成單詞教學后才開始句型練習,覺得不是很合適。任君玲老師:對了,說課中沒有體現(xiàn)“課題揭示”這個環(huán)節(jié)。剛才張老師安排Guessing Game后呈現(xiàn)句子Let’s go to the 。馬小路老師:是的,單詞與句型要結合起來教。第一個單詞結合一個祈使句教學,第二個單詞結合祈使句和它的一種回答方式教學,第三個單詞在上述句型操練中再增加一個回答方式,第四個單詞教學就呈現(xiàn)第四種回答方式。這樣,單詞教學在平行展開,句型練習在層層遞進,學生應該能輕松習得。楊小芳老師:對于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可以在課堂中加入適當?shù)木毩暎热缯f選擇、連線等,來鞏固知識。梁萌老師:多設計些情景,力求做到無痕。說課與真正的上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各種設想要怎樣去實施等,要克服困難。四、說課教師的反思張巧燕老師:今天的教研組活動我覺得受益匪淺,很感謝老師們毫無保留地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我將努力吸取養(yǎng)分,以此來使我進步。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當我在準備說課稿的時候,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被局限了。在教學上很多地方都不懂,需要學習,所以我很感謝老師們對我提出的寶貴建議。我期待著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大家更多的建議。怎 樣 聽 課——校本教研培訓稿一、聽課目的: :(1)了解檢查性聽課 是為了了解教師執(zhí)行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情況,了解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改革情況,了解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能力、身心狀態(tài)等。(2)指導幫助性聽課是對教學能力較差的教師、新教師,或發(fā)現(xiàn)某些教師教學有薄弱環(huán)節(jié),給以幫助指導,使這些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3)總結推廣性聽課是幫助有成就的教師總結推廣他們的教學經(jīng)驗,用以提高廣大教師、特別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4)考核評比性聽課是為了評定教師職稱、教學水平或評選優(yōu)秀課。按有關規(guī)定的標準,客觀、公正、不帶任何框框、準確地評價教師的教學。:(1)學習吸收性聽課是虛心向新老教師學習的過程,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去聽某一教師的課,從而彌補自己的欠缺,學習某一教師的專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2)實驗研究性聽課是為了進行教改實驗,發(fā)現(xiàn)經(jīng)驗和問題,研究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二、聽課內容: 要想聽課真正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或聽出點真東西,學點真本事,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提前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把教材找來預習一下,看看教材的要求、重點、難點、疑點,以便有重點的去聽。一般聽課從以下幾方面去聽:。(組織、控制、形式、節(jié)奏等)。(教具、教法)。(教學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三、聽課筆記的記法:聽課記錄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教學實錄;二是教學評點。,即記錄全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一般為五環(huán)),即記錄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轉換和銜接。(教師的語言),即記錄教師教學語言外的有記錄必要的東西。(板書課題),即記錄各教學主要步驟所用時間的長短。,即對教學中的步驟、環(huán)節(jié)、教法、學生反應等進行點評。寫出自己的觀點、建議等。四、注意事項:。(不要為挑毛病而聽課)。(遵守課堂紀律,不議論)。(看學生怎樣學、觀察學生的反應)。(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換了自己會如何處理?執(zhí)教者為什么這么處理?要學習執(zhí)教者處理教材及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方法)。(注意區(qū)別聽課情況和教師實際教學情況,不能以偏概全)聽課記錄有時需要全面一些,有時需要突出某一個方面。記錄要抓住重點,對內容要選擇,不宜“有言必錄”,落在紙上的文字要精練,言簡意賅,為了簡便迅速,有時可以用符號做標志。在記錄時,有時來不及把想寫的都記錄下來,還可以留出地方,待課后進行補寫。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