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師大本科畢業(yè)論文(設(shè)計)至愛至美的詩意世界——略論王爾德童話中的唯美主義 The Poetic World Full Of Love and Beauty—— Maily on the Topic of the Aestheticism in Wilde’s Fairy Tales目 錄摘要……………………………………………………………………………………………………2英文摘要………………………………………………………………………………………………2前言 ………………………………………………………………………………………… ……2一、 唯美理論與童話文體——契合性………………………………………………………………2(一)二元對立的幻想世界………………………………………………………………………3(二)心靈美的執(zhí)著追求…………………………………………………………………………4 (三)色彩斑斕、搖曳生姿的詩體語言…………………………………………………………5二、唯美筆觸后的鋒芒——矛盾性…………………………………………………………………6(一) 幻想折射出的現(xiàn)實………………………………………………………………………6(二) 故事敘述中的道德批判…………………………………………………………………7三、矛盾的根源………………………………………………………………………………………7(一) 理論本身的矛盾…………………………………………………………………………8(二) 唯美主義者與社會的矛盾………………………………………………………………8(三) 童話的文體特征:以現(xiàn)實為基礎(chǔ)………………………………………………………9結(jié)語 …………………………………………………………………………………………………10注釋 …………………………………………………………………………………………………10參考文獻 ………………………………………………………………………………………………11至愛至美的詩意世界——略論王爾德童話中的唯美主義 人文學(xué)院 中本015班 劉玲燕指導(dǎo)老師:周曉波摘要:王爾德是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童話歷來被認為是他唯美主義理論最理想的載體,因為兩者有天然的相通,但除此外童話與他的唯美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還存在矛盾。本文就試從契合性、矛盾性來探討王爾德唯美主義理論在其童話中的特點,并探究產(chǎn)生矛盾性的根源。以此較全面地審視王爾德童話中的唯美主義理論。關(guān)鍵詞:王爾德;唯美主義理論;契合性;矛盾性The Poetic World Full Of Love and Beauty ——Maily on the Topic of the Aestheticism in Wilde’s Fairy TalesLiu Lingyan Director: Zhou Xiaobo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Oscar Wilde was the leader of the aesthetic movemen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England .Fairy tales are the idealest carrier of Wilde’s aestheticist artistic ideas and they are naturally interlinked,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aradoxical features between the fairy tales and the main aestheticism .This paper tries to research Wilde’s aestheticism from correspondence and paradox in the fairy tales,and find out the reason of paradox that ,to get kinds of wilde’s aestheticism in his fairy tales.Key Words: Wilde。 aestheticism。 correspondence。 paradox前言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是英國19世紀末唯美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他于1854年出生在都柏林一個愛爾蘭外科醫(yī)生的家庭。他曾經(jīng)就讀于都柏林三一學(xué)院和牛津大學(xué),就讀期間受到馬哈菲教授、約翰羅斯金、華特佩特等唯美主義者的影響,并在他們唯美思想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義理論,基本觀點他表述為:“藝術(shù)除了表現(xiàn)它自身外,不表現(xiàn)任何東西;一切壞的藝術(shù)都是返歸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是將生活和自然上升為理想的結(jié)果;生活摹仿藝術(shù)甚于藝術(shù)摹仿生活”(1)。圍繞自己的唯美主義理論,王爾德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創(chuàng)作了豐富多樣的文學(xué)作品,如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戲劇《一個理想的丈夫》、童話《快樂王子》等。尤其是他的童話堪稱一絕“在英語中找不出能夠跟它們相比的童話”(2)。王爾德的一生只創(chuàng)作過兩部童話集,即1888年出版的《快樂王子和其他童話》、1891年出版的《石榴之家》,共9篇。但這9篇童話卻奠定了王爾德在世界兒童文學(xué)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王爾德的一生潮起潮落,頗為坎坷,但他對唯美藝術(shù)的追求卻是始終不渝的。他的童話被認為是其唯美主義理論最理想的載體,本文就試以童話為例,對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理論進行剖析,重新審視此理論的獨特價值。一、唯美理論與童話文體——契合性胡愈之說:“王爾德那種奇美的想象,怪異的天才,不可思議的魔力。唯有在詩和童話中,最來的明顯,所以我們要研究唯美主義的王爾德,切不可不看他的詩和童話咧!”(3)胡愈之的這番話是頗為中肯的,拋開詩就童話而言,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理論與童話這種文體有著天然契合性。童話作家洪汛濤先生就指出:童話總是和美結(jié)合在一起。愛美是童話的天性。很多讀者是到童話尋找美的,很多讀者是為了找到美才來讀童話的。這種契合性不僅使他的童話成為世界兒童文學(xué)史上的“美文”,同時也使他的唯美主義理論得到了形象化的具體展示。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一)二元對立的幻想世界奇異的幻想、鮮明的對立思想是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理論在童話中的第一個表現(xiàn)?;孟牖蛘哒f想象、虛構(gòu)是王爾德構(gòu)筑文學(xué)作品的重要方式,他所追求的唯美藝術(shù)是“始于抽象的裝飾,始于純想象的、娛樂性的作品,它們涉及的是非現(xiàn)實和不存在的事物”。(4)針對當(dāng)時文藝界盛行的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文風(fēng),他驚世駭俗地提出了“撒謊”的藝術(shù)觀,而他所指的“撒謊”其實質(zhì)就是想象。他認為當(dāng)藝術(shù)放棄想象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放棄了一切,因為想象的力量是無窮的,“她可以隨意創(chuàng)造奇跡,當(dāng)她召喚巨獸出海之時,巨獸應(yīng)聲而來,她可以令扁桃樹冬天開花,可以讓大雪覆蓋成熟的玉米地。在她吩咐下,冰霜可以將其銀指放到六月燃燒著的火口上,長翅膀的獅子會從呂底亞的山洞里爬出來。當(dāng)她經(jīng)過的時候,林中仙女會從灌木叢中出現(xiàn),褐色的半人半怪物也會在她走進時怪模怪樣地沖她微笑。她有崇拜她的鷹臉神羝,半人半馬的怪物在她身邊飛跑”(5)。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理論強調(diào)了想象這一藝術(shù)手段,而想象又恰是童話的本質(zhì)特征,兩者的契合不言而喻。童話的想象性特征主要是由其接受主體——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英國美學(xué)史學(xué)家李斯托威爾對兒童的心理有這樣一個論述:“他把現(xiàn)實與自己的夢境混淆在一起,把無生命的東西和他有生命的自我混淆在一起”(6)。換而言之,想象是兒童的天性,他們眼中的每一樣?xùn)|西都是有靈魂、有人格的。而童話的想象性符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