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互動,短時間內達到實驗效果。電子白板能兼容多種程序開發(fā)的課件,還可在打開的網頁上、課件上評點,可隨時播放,可在視頻上點評、標注。以往的多媒體課件主要用于教學資料演示,那種預先設計、高度結構化課件在演示過程中只能進行有限的切換,無法進行更改和標識,學生參與度很低。例如:教師單純使用PPT等課件,只能沿課件內容逐步播放,當 PPT等課件在“交互式電子自板”上播放就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隨意在課件上進行評點、補充。白板的拉幕動能、隱藏功能可用來一次又一次地刺激學生回答問題,從而使知識和概念在演示中更加清晰明了,拓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五)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方便教學,有效豐富教學內容和信息量在以往用課件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走到主控臺前操作計算機,機械地把課件內容展示給學生,教學過程顯得不流暢,學生往往不能像預想的那樣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去,課堂教學似乎失去了活力的源頭。又由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與各種軟件能很好地兼容,其自帶資源庫中存放有各學科的圖片、活動掛圖、音像資料、學科工具等,教師可以靈活方便地引用所需的信息資源和教學軟件,極大地豐富了教學信息。(七)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方便地儲存教學內容,便于教師反思、分享,學生回顧復習。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可對 講過的內容進行回顧復習,便于學生鞏固以前的舊知識和內容,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二、“交互式電子白板”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一)提高教師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水平文獻研究及網上查詢可以發(fā)現,目前國內對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美國、日本及西方發(fā)達國家,電子白板的應用已經進入普及階段,各方面條件都較為成熟,有科學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的資源庫、完善的技術保障與培訓體系。建議從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在師范類院校里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相關技術的學習及培訓,二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加強在職教師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等技術培訓,三是學校需對學生運用“交 互式電子自板”的使用進行培訓。建議加大并“交互式電子白板”資源建設,相信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定,從國家層而協調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參考文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作者:郭修軍中國學術期刊網“巧用電子白板,打造高效課堂”。當交互電子白板悄然入駐課堂的一剎那,課堂中猶如吹進了一縷縷春風,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活力,學生的靈性得到了張揚,課堂上出現了一幕幕未曾預約的精彩。交互式電子白板支持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日常課堂教學回歸生動靈活的教學過程,改變常見的展示講解課件的教學過程,崇尚自然習得,注重體驗式學習。一、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材料的多樣性電子白板的教學呈現方式非常靈活和多樣化。在動靜兩種大的呈現方式相結合的條件下,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二、利用電子白板提高課堂效率蘇霍母林斯基說得好:“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所顯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就是興趣。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使學生厭煩練習的現象得以改變。對那些需要特別強調的內容,可以運用探照燈、局部遮擋或放大等手段進行特別標識。這樣, 在電子白板的輔助下,讓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積極的互動,學生自然地將對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他們會覺得英語就在身邊,將英語學習情境化、生活化。學生只有成功地跨進這個門檻,才能對學習重點作進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找出突破難點的具體辦法。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The Power of Nature”時,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寫出有關保護大自然的內容。這樣,學生就不會再感到寫作時無話可寫,寫起來也不會東拉西扯,寫作訓練的效果也會得到大大提高。情境中用畫面呈現不同種類的商品,讓學生分別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在虛擬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和對話。這種學習形式,既可以凸顯重點、突破難點,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分析與表達能力,獲得一舉多得的效果。第五篇:打造地理高效課堂簡析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fā)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學生所學的課程越來越多,地理的學習時間逐漸被減少,然而,學生受到考試的壓力越來越重。我認為,地理的高效課堂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做最充分的課前準備──前提這包含了兩層含義:老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2)學生課前準備學生的課前準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引起興趣、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相吻合的情境,并為本節(jié)課的研究課題服務。“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作用如下。地理教師在導入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生動的導入語言,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如果導入設計引入啟發(fā)性的問題,采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創(chuàng)設富有聯想的教學情境,就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增長學生的智慧。(3)增強學習注意力,明確學習任務,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有了明確的認識,學習過程就能主動和有序。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復習、提問、故事等語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觀畫面或教具導入;③聯系實際或實地觀測引入;④課堂演示、室內實驗引入(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核心自主是培養(yǎng)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fā)揮每個組員的作用。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四)精講點撥,指點迷津──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自主學習探究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課堂點撥、答疑解難則是體現老師教學智慧的有效教學之舉,更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精講就是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做的教學案題目中發(fā)現的疑難之處,從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的疑難之處入手,重點講解;老師要授生以“漁”,給學生講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谝陨锨闆r,我以為要注意以下幾點?;谝陨锨闆r,注意以下幾點。學生按定向目標自我設計自測題,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師提供的自測題,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教師要借助練習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主動領悟過程和規(guī)律,并主動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四、地理課堂的最終目標 “高效課堂”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地理教學改革是逐步累積的,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個地理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相信地理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地理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