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說教材1、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作用《越中覽古》是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推薦作品中的一篇。本本冊選修教材的前三個單元都是詩歌單元,旨在集中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本課在第二單元末尾,對于鞏固之前的學習內容和繼續(xù)后一單元的詩歌學習有重要的作用。這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內容比較簡單,李白漫游中國時南游吳越,到了古吳國的舊地,見到此刻衰
2024-12-29 04:19
【摘要】燕歌行學習目標:一.分析《燕歌行》表達的多重主題.二.分析《燕歌行》一詩的層次結構和主要的藝術特色--對比。(重點)課時安排:一教時授課過程:一.導入新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
2024-12-21 10:22
【摘要】《項羽之死》教學設計合肥十中黃善文教學設計思路《項羽之死》是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里自主賞析的一篇文章,本文雖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文言知識點難度不大,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掌握;課文情節(jié)簡單但生動,故而內容亦容易把握。另本單元的鑒賞要點是“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從形象性入手欣賞散文,
2024-12-21 10:08
【摘要】《在橋邊》教學設計主備:董傳雙學習目標: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難點)2、考察小說情節(jié)運行的基本模式,理解“搖擺”、“出乎意料與情理之中”等技巧對情節(jié)運行的作用。(重點)課時安排:一課時+一課時作文一、導入:還記得海明威筆下那位“戴鋼絲邊眼鏡,衣服上盡是塵土”的橋邊老人嗎?他為什么坐在橋邊呢?今
2024-12-09 22:37
【摘要】授課時間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節(jié)課題《賀新郎·別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⒈學習賞析詩歌時,從景物描寫入手,體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處。⒉在朗讀中品味詞的意境,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
2024-12-20 03:56
【摘要】《沙之書》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領會《沙之書》的內容與題旨。2、理解“虛構”對于《沙之書》表達的重要性。3、體會“虛構”對于小說表達的重要性。4、了解博爾赫斯及其創(chuàng)作二、教學重難點:“虛構”對于《沙之書》表達的重要性。三、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教學
2024-12-10 02:57
【摘要】越中覽古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5歲,學劍術。20歲前后,在家鄉(xiāng)的匡山讀書,從友人那里學習縱橫術。李白勤奮好學,“常橫經(jīng)籍書,制作不倦”。在20歲以后,李白游歷了蜀中不少名勝古跡。李白有著很強的事業(yè)心,希望建功立業(yè);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響較深,又熱切地向往著求仙學道的隱逸生活。這種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
2024-12-07 12:50
【摘要】懷古詩主題:?1、登高游覽,發(fā)昔盛今衰、時空流轉、世事無常之嘆——傷世?2、懷古傷己,抒志士壯志難酬之幽思——傷己?3、托古諷今、曲意諷諫,起憂憤諷喻之勸——傷今(傷時)這是常見的幾種主題,當然也有評論古人、描寫戰(zhàn)場、抒寫個人見解。(一)寫作背景:
2024-12-07 23:24
【摘要】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①“穿”,穿行;“數(shù)”,數(shù)數(shù)。②詩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
【摘要】《神女峰》教學設計(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課)教學目標1、激發(fā)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去讀詩,品詩。2、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詩,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探究質疑精神。3、體會詩中對傳統(tǒng)女性觀念的批判,以及對新愛情觀的向往和呼喚。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學詩的熱情,引導學生朗讀及感悟詩。教學難點:體會詩
2024-12-13 01:08
【摘要】娘子關前課堂教學設計Ⅰ一、教學目標(一)學習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艱苦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二)了解本文以行軍路線為線索,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為順序,以“還我河山”為中心,運用小標題把許多零散的材料貫串起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結構上的特點。(三)了解本文平實而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特色和多種表達手法的綜合運用及
2024-12-10 02:58
【摘要】教學要求:1、培養(yǎng)學生對唐詩宋詩的學習興趣。2、讓學生了解古代詩人的背景,使之更喜歡古詩,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興趣。3、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教具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積累古詩制作古詩小報活動準備:1、課前開展“走進杜甫”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摘要】教學目的“盛”“告”“困”“于”“其”“之”等產(chǎn)件文言詞語的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識。;體會圍繞中心步步深入地進行論證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文言詞語的用法教學難點:步步深入的寫作方法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學法點撥: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注等。
2024-12-10 02:59
【摘要】陳海軍第1課時(本節(jié)共2課時)教學目標知識技能了解蒲寧及其創(chuàng)作情況以及其在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意義。能力方法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主題,人物以及結構和語言方面的特色。情感意志理解蒲寧作品中所表達的對幸福的追求和對個體生命、生命與自然以及人類歷史的深刻的思考。重點領會小說中表
【摘要】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解文言詞句。文言實詞:孤,怙,孥,薨,輟,嗣,蒙,窆,尤等。文言虛詞: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賓語前置)嗚呼,其信然矣。(感嘆)等。2.了解祭文的有關知識及本篇祭文破駢為散,邊泣邊訴的語言形式。能力目標1.掌握本文敘事和抒情緊密結合的寫作方法。2.體會遣詞用字的妙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領會此文散發(fā)的
2024-12-20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