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法學(二)4第四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一節(jié)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概述?一、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家經濟管理法規(guī),在市場經濟運行或經濟管理活動中進行非法活動,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此類犯罪有以下構成要件:?(一)這類犯罪的
2024-11-01 11:15
【摘要】刑法學(二)10第十章瀆職罪第一節(jié)瀆職罪概述?一、瀆職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顒?,致使公共財產或者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瀆職罪的構成特征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二)本類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
2024-10-19 13:22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復習資料 一、填空題 1.我們可以將刑法的任務概括為(保護人民)刑法的目的懲罰犯罪,保護人民2.我國刑法的體系是指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 3.在刑法溯及力問題上,從刑法理論上看比較...
2024-11-09 17:04
【摘要】刑法總論張明楷導言一、刑法學與刑事法學二、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三、舊派與新派(一)舊派與新派的產生封建刑法的特點:干涉性、恣意性、身份性、殘酷性新派產生的兩個原因:社會的變化與犯罪學的發(fā)達(二)舊派與新派的基本對立: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
2025-01-20 21:08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作業(yè)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教育 《刑法學》作業(yè) 本課程作業(y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客觀題部分”,由15個選擇題組成,每題1分,共15分。第二部分為“主觀題部分”,由簡答題和論述題...
2024-11-09 12:52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單選 C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領域之外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可以適用我國刑法,但按我國刑法規(guī)定,下 最低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為 最高刑為2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刑為3年以列情...
【摘要】刑法學西南大學法學院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法第25條第1款)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以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為聯系起來的整體,而不是各人行為的簡單相加。共同犯罪特征:一是共同犯罪的主客觀統(tǒng)一性,要求二人以上既有共同故意又有共同行為二是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共同犯罪不是若干行為人單
2025-06-02 17:03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論文 以侵占罪中的占有問題論述侵占罪與盜竊罪的區(qū)分 ——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法學孔德斌 《刑法學分論》結課論文 摘要:侵占罪與盜竊罪區(qū)分的關鍵所在,是行為人是否事先已經合法占有該財...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試卷 級法學輔修專業(yè)《刑法學》期末結業(yè)考試 班級:學號:姓名: 一、單項選擇題:(1’×10) 1、我國刑法典關于溯及力問題采取的是 A、從舊兼從輕B、從新兼從輕C、從新D、從...
【摘要】刑法學CriminalLaw第一章刑法和刑法學的概述第一節(jié)刑法的概念和法律性質一、刑法的概念所謂刑法,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國家規(guī)定什么行為是犯罪、犯罪者的刑事責任以及刑事責任承擔方法的法律。因此,刑法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規(guī)定一個國家中有哪些行為構成犯罪。?規(guī)定犯罪以后行為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2024-09-18 21:25
【摘要】第十一講刑法學串講趙永紅法學博士、博士后、副教授閉卷考試滿分100一、辨析題(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共5題,每小題8分,本題共40分)二、簡答題(簡要回答問題,3題,每小題10分,本題共30分)三、案例分析(運用刑法知識,回答案例中的問題,共1題,10分)四、論述題(20分)
2024-10-31 11:51
【摘要】12021年電大【刑法學】考試小抄(完整版電大小抄)一.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1.刑法分則條文通常由罪狀和法定刑兩部分組成。2.由于刑法分則條文對罪狀描述方式的不同,罪狀一般分為簡單罪狀、敘明罪狀、引證罪狀和空白罪狀四種。3.以罪名的效力為依據,罪名可分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學理罪名。
2025-06-23 10:37
【摘要】第一篇:刑法學案例 案例分析 1.哈吉〃奧格雷,男,33歲,某外國國籍,飛機副駕駛員。 請分析:對奧格雷的劫機行為能否適用我國刑法予以處理?為什么?答案要點:(1)奧格雷的劫機行為屬于我國刑法規(guī)...
【摘要】第七章犯罪主體第一節(jié)犯罪主體概述一、犯罪主體的概念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刑事法律的規(guī)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犯罪主體是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并且依刑法應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自然人犯罪主體的要件:
2024-11-03 11:57
【摘要】刑法學西南大學法學院一、阻卻犯罪性事由的概念第一節(jié)阻卻犯罪性事由的概念與特征:阻卻犯罪性事由,又稱正當行為、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是指雖然客觀上造成一定損害結果,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種犯罪的客觀要件,但實質上不具備社會危害性與刑事違法性,依法排除犯罪的行為。:第一,客觀上造成一定損害結果,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種犯罪的客觀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