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臺蘇東雙語學校師生學習案年級:初二學科:物理分課時:時間:星期:課題:壓強課型:自學+交流+檢查主備人:左正洪學習目標:1.知道壓力的概念,會區(qū)分壓力和重力
2024-12-21 04:34
【摘要】課題第十章壓強和浮力第一節(jié)壓強時間10年月日,周課型新授課課時第1課時姓名【目標】,會畫壓力的示意圖。,并能建立壓強的定義公式。“帕(Pa)”?!局攸c】壓力和壓強的概念【難
【摘要】(第二課時)《壓強》學案主備:吳振華審核:徐立成[一、學習目標]1、能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和解決簡單的問題2、知道壓強增大和減小的途徑[二、學習活動](一)、如何測量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1、學生自學P78活動測量方法(1)如何測量人對地面的壓力?
2024-12-01 17:19
【摘要】釘床氣功表演時,氣功師躺在用鋼釘做成的釘床上,一人用錘打他身上的石塊,石塊被打碎,氣功師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什么?觀察下圖,你有沒有想到什么問題?小小的蟬怎么能用細細的口器插入厚厚的樹皮呢?笨重的駱駝怎么能背著沉重的貨物行走松軟的沙漠中?FFF1、壓力:
2024-12-20 12:26
【摘要】高郵市三垛初中物理組學習目標:1、知道壓力的概念,懂得壓力垂直于受力面。2、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3、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第十章壓強和浮力一、壓強FF壓力:物理學中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024-12-01 05:55
【摘要】阜寧縣明達中學初二物理導學案【目標】(1)知道什么是浮力;(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3)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重點】經(jīng)歷探究過程,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倦y點】能熟練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浮力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12-17 00:21
【摘要】第三節(jié)力和運動的關系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邏輯推理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觀察實驗現(xiàn)象,明確什么是非平衡力,什么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理解力與運動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車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之上進行科學推斷,從分析歸納中領會物體的慣性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從實驗現(xiàn)象和對生活現(xiàn)象的觀察,探
【摘要】教科版八年級下《液體的壓強》教學案例(第2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液體內(nèi)部壓強公式,能用該公式簡單說明一些物理現(xiàn)象;(2)通過觀察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能用液體壓強公式解釋帕斯卡實驗,培養(yǎng)學生用理論解釋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2.
2024-12-14 13:01
【摘要】課題:壓強課時安排:2課時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定義、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單位和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的方法,研究物理學的主要方法---從大量現(xiàn)象中抽象出概念。(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興趣,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教具準備:泡沫兩塊,形狀相同的木塊和鐵塊各一塊
2024-12-01 16:51
【摘要】[課題]:三、物質的密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通過探究自行建構密度概念;會測固體或液體的密度;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通過經(jīng)歷“物體質量與體積關系”的探究和測物質密度的實驗操作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初步的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學習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
【摘要】“液體的壓強”自測題一、填空題(本考卷中g均取10N/kg)1、由于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容器內(nèi)的液體對容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_______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_.2、測量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儀器是__________,把它的金屬盒放進液體中,可從U形管兩側液面________的變化得
2024-12-17 09:02
【摘要】溫故而知新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從生活走進物理:為什么小女孩陷入雪地比較深呢?活動10.1觀察與作圖F●●F所畫力的示意圖有何共同點?這些力都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一、壓力: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1、小明說:
2024-12-20 12:16
【摘要】第三節(jié)力與運動的關系【教材依據(jù)】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物理》八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本節(jié)為新授課,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教材從牛頓第一定律說起,進而研究平衡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及不平衡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于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分析、歸納和推理而建立的,對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
2024-12-18 00:06
【摘要】第二節(jié)二力平衡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平衡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知道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的運動情況。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通過探究,培養(yǎng)自己進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
2024-12-17 02:57
【摘要】二力平衡一、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條件及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tài).3、在探究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團隊精神。二、教學用具:小卡片、細線、滑輪兩個、鐵架臺、鉤碼一盒、鉛筆、橡皮泥、水杯兩只、水、鹽水、彈簧測力計、密度計.三、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