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常、交換可育 A B C d e F G 倒位、交換可育 a b f E D c g 1 2 3 4 后期 Ⅰ A B C D E F G a b f E D c g A B C D e f a b F G e c g d 雙著絲粒橋 無著絲粒斷片 倒位環(huán)內三線雙交換 粗線期 A B G a b g 1 2 3 4 倒位環(huán)內四線雙交換 A B G a b g 粗線期 后期 Ⅰ 1 2 3 4 A B C a b f A B C d e f a b F G e c g d 無著絲粒斷片 D E E F G D c g 雙橋 交換類型 N in dp dp 單交換 1 1 1 1 二線雙交換 2 2 0 0 三線雙交換 1 1 1 1 四線雙交換 0 0 2 2 各種交換的結果 N:正常 。( P133) ? 倒位雜合體: 某對染色體中 1條為倒位染色體而另一條為正常染色體; ? 倒位純合體: 含有一對發(fā)生相同區(qū)段倒位同源染色體。( P133) 臂內倒位 (一側倒位 ):倒位區(qū)段在染色體的某一個臂的范圍內。 某染色體的一個區(qū)段轉移給同源的另一個染色體之后,它自己就成為缺失染色體了。 重復區(qū)段內不能有著絲粒 . 否則重復染色體就變成雙著絲粒的染色體,就會繼續(xù)發(fā)生結構變異,很難穩(wěn)定成型。 順接重復 :某區(qū)段按照自己在染色體上的正常直線順序 重復 反接重復 :某區(qū)段在重復時顛倒了自己在染色體上的正常直線順序 錯位重復: 重復區(qū)段并不總是與原有區(qū)段鄰接,當重復區(qū)段出現在同一染色體的其他位置稱為錯位重復( P130)。 如果缺失的片斷較小,可能會造成 假顯性 的現象 在人類中,第 5染色體短臂雜合體缺失稱為 貓叫綜合癥。 斷裂 — 融合 — 橋 ? 頂端缺失的形成 (斷裂 ) ? 復制 ? 姊妹染色單體頂端斷頭連接 (融合 ) ? 有絲分裂后期橋 (橋 ) ? 新的斷裂 例:玉米的花斑型糊粉層顏色 (三)缺失的遺傳效應 含缺失染色體的配子體一般是敗育的,花粉尤其如此,胚囊的耐性比花粉略強。 中間缺失 ,且缺失的區(qū)段較長,則在缺失雜合體的偶線期和粗線期,正常染色體與缺失染色體所聯會的二價體,常會出現 環(huán)形或瘤形突出 ( 與重復的不同 ) 。 中間缺失 染色體沒有斷頭外露,比較穩(wěn)定,因而常見的缺失染色體多是中間缺失的 二、缺失的細胞學鑒定 在最初發(fā)生缺失的細胞內,可見到遺棄在細胞質里無著絲粒的斷片。 頂端缺失 染色體很難定型,因而較少見 ( 1) 斷頭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