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 A B ⊥ 平面 A B CD , 且平面 P AB ∩ 平面 A BCD = AB , ∴ CB ⊥ 平面 P A B .∵ CB ? 平面 P B C , ∴ 平面 PBC ⊥ 平面 P A B .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 3) 解 取 AB 的中點(diǎn) H ,連結(jié) PH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由 ( 1) 知,四邊形 A B F D 是平行四邊形. ∴ AB 綊 DF .又 AB ⊥ BC , ∴ DF ⊥ FC . 在 Rt △ D F C 中, ∠ B CD = π4 , CF =12 BC = 1 , ∴ DF = 1 , ∴ AB = 1. ∴ 直角梯形 A B CD 的面積 S =12 ( AD + BC ) AB =12 (1 + 2) 1 =32 . 在正三角形 P A B 中, H 為 AB 的中點(diǎn),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 PH ⊥ AB ,且 PH = 32 AB = 32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又 ∵ 平面 P AB ⊥ 平面 AB CD , 平面 P A B ∩ 平面 A B CD = AB , ∴ PH ⊥ 平面 A B CD . ∴ 四棱錐 P — AB C D 的體積 V = 13 S 直角梯形 A B C D PH = 13 32 32 = 34 .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方法提煉 利用幾何的綜合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時(shí),往往要作一些輔助線或者是輔助平面,作圖時(shí)不能憑借直觀,而要有根據(jù),其中有兩條線極為重要:一是找中點(diǎn)連輔助線,出現(xiàn)平行線;二是要找兩個(gè)平面垂直 ,在一個(gè)平面內(nèi)作交線的垂線,出現(xiàn)線面垂直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變式訓(xùn)練 2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 P — A B C D 中, △ P A B 為正三角形,且面 P A B ⊥ 面 A B C D ,四邊形 A B C D 是直角梯形,且 AD ∥ BC , ∠ B C D =π4, AD = 1 , BC = 2 , E 為棱 PC 的中點(diǎn). ( 1 ) 求證: DE ∥ 平面 P A B ; ( 2 ) 求證:平面 P A B ⊥ 平面 P B C ; ( 3 ) 求四棱錐 P — A B C D 的體積.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證明 ( 1) 連接 AC ,則 F 是 AC 的中點(diǎn), E 為 PC 的中點(diǎn)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故在 △ CP A 中, EF ∥ PA , 又 ∵ PA ? 平面 P A D , EF ? 平面 P A D , ∴ EF ∥ 平面 P A D .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 2) ∵ 平面 P AD ⊥ 平面 ABCD ,平面 P AD ∩ 平面 ABCD = AD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又 ∵ 底面 AB CD 是正方形, ∴ CD ⊥ AD , ∴ CD ⊥ 平面 P AD , ∴ CD ⊥ PA . 又 PA = PD = 22 AD , ∴△ P A 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APD = π2 , 即 PA ⊥ PD . 又 ∵ CD ∩ PD = D , ∴ PA ⊥ 平面 P CD . 又 ∵ PA ? 平面 P A B , ∴ 平面 P A B ⊥ 平面 P CD .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題型三 空間線面關(guān)系的綜合問題 題型概述 線面關(guān)系的綜合問題包括空間位置 關(guān)系的證明和一些幾何量的計(jì)算,是高考解答題的基本題型、計(jì)算幾何量的基本思想也是轉(zhuǎn)化,將空間角的計(jì)算轉(zhuǎn)化為平面角,空間距離轉(zhuǎn)化為兩點(diǎn)間距離 ( 或利用等積法 )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例 3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 P — ABCD 中,側(cè)面 P A D ⊥ 底面 A B C D ,側(cè)棱 PA = PD = 2 ,底面 A B C D 為直角梯形,其中 BC ∥ AD ,AB ⊥ AD , AD = 2 AB = 2 BC = 2 , O 為 AD 的中點(diǎn) . (1) 求證: PO ⊥ 平面 A B C D ; (2) 求異面直線 PB 與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3) 線段 AD 上是 否存在點(diǎn) Q ,使得它到平面 PC D 的距離為32?若存在,求出AD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本講欄目開關(guān) 考點(diǎn)與考題 小題沖關(guān) 題型與方法 ( 1 ) 證明 在 △ P AD 中, PA = PD , O 為 AD 的中點(diǎn), ( 2) 解 如圖所示,連接 BO ,在直角梯形 AB CD 中, BC ∥ AD , AD =2 AB = 2 BC = 2 ,有 OD ∥ BC ,且 OD = BC , 題型與方法 第二講 所以 PO ⊥ AD . 又側(cè)面 P AD ⊥ 底面 AB CD , 平面 P A D ∩ 平面 A B CD = AD ,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