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將被記分并罰款。出租汽車駕駛員職業(yè)資格證的有效期為3年。新加坡新加坡出租汽車以公司化運營為主,對出租汽車駕駛和公交車駕駛等公共服務崗位都建立了職業(yè)資格制度。如新南威爾士州,該州對出租車駕駛員資格證書的發(fā)放和使用、出租車駕駛員的儀容儀表和職業(yè)道德等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有的州還規(guī)定申請人的駕駛技能考試合格后才能參加培訓。申請人一般要通過英語能力測試及出租車駕駛培訓考核。由于澳大利亞實行聯邦制,出租車管理體制是各州政府自行確定的,主要有兩種管理模式:一種是由州政府運輸主管部門直接管理,另一種是由出租車行業(yè)協會授權管理。英國資格證書與課程委員會(QCA)及其下設的職業(yè)資格與考試監(jiān)督辦公室(Ofqual)負責對各類職業(yè)資格證書進行政府審核與質量監(jiān)管。一般而言,物流行業(yè)協會提供從課程培訓到考試認證的完整服務,考試機構則主要負責建立物流認證考試制度,其培訓工作通常授權第三方機構。自2001年起,英國開始實施現代物流職業(yè)能力評價認證。、公共客汽車、長途汽車以及中巴車司機等。歐盟在2003年7月15日發(fā)布第59號令,推出營運汽車駕駛職業(yè)能力認證制度(The Driver Certificate of Professinonal Competence,簡稱Driver CPC)。出租車司機職業(yè)資格證的有效期為3年。倫敦對出租車司機職業(yè)資格設立了高準入門檻,申請出租車司機職業(yè)資格除應持有駕駛執(zhí)照、年滿21周歲、身體狀況符合規(guī)定的健康標準、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等基本條件外,還要參加城市地理知識測驗和駕駛技能考試。英國營運汽車駕駛員主要分為公共汽車與客車、貨車等類型。一人不能同時獲得多個駕駛許可,當申請者獲得CDL時,其他駕駛執(zhí)照將自動失效。美國注重對駕駛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量龐大、信息內容完整的駕駛員數據庫。除此之外,美國還引入了針對申請人的“安全威脅評估”和“犯罪記錄調查”等環(huán)節(jié),以及與危險貨物及其運輸相關的知識測試。以加利福尼亞州為例,危貨運輸駕駛員需參加專門的培訓課程,并通過危貨運輸駕駛員考試后,才能取得簽注“危險品運輸”的商業(yè)駕駛執(zhí)照(CDL)。普通貨車駕駛員必須獲得所在州頒發(fā)的C類駕駛執(zhí)照,而駕駛設計載重量超過26000磅的貨車,必須獲得商業(yè)駕駛執(zhí)照CDL。申請人需要提供如社會保險卡、未欠罰單證明、美國居留權等證明,并接受指紋掃描建檔以確認是否有犯罪記錄,還要在指定檢測機構完成藥物測試。客車駕駛員應具備基本的英語讀寫能力,能夠識讀交通標志、撰寫報告、與政府和公共服務官員交流,并通過有關汽車運輸安全法規(guī)方面的測試。其中,P為客車駕駛證,S為校車駕駛證,其余為貨運商業(yè)駕駛資格,如H及X分別代表危險品車駕駛證及危險品罐車駕駛證。根據駕駛車輛載重量的不同,美國駕駛執(zhí)照分為A、B、C三種。美國機動車駕駛執(zhí)照分為實習許可證、非商業(yè)駕駛執(zhí)照及商業(yè)駕駛執(zhí)照(Commercial Driver License,簡稱CDL)3類,卡車司機、拖車司機以及公共汽車司機等取得相應CDL后,才能從事職業(yè)駕駛活動。本刊編輯部遴選了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道路運輸行業(yè)職業(yè)資格管理的情況,以期為我國道路運輸職業(yè)資格發(fā)展提供借鑒。 Hopkins D(1997).Models of Teaching Tools For Learning[M].London: OU [2].[15] (教學)(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6] Joyce B amp。 Croll P(1980).Inside the Primary Classroom[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2].[13] Rutter M, Maughan B, Mortimor P amp。 Greeno J G(1986).The cognitive skill of teach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8(2):7595.[8] Wragg E C(ed.)(1984).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M].London: Croom [2].[9] Clark C M amp。 Sshuster .[4] Perterson P et al(1979).Reseach on Teaching[M].McCutchan Publishing .[5] Young S amp。參考文獻[1] Kyriacou C(1986).Effective Taaching in Schools[M].Basil Blackwell,.[2] Alma Harris(1998).Effective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chool Leadership amp。國外有效教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以下啟示:首先,我們要開展有效教學的系統(tǒng)研究,揭示有效教學的基本特征;其次,國外有效教學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得出的一些研究發(fā)現為我國系統(tǒng)地進行有效教學研究和我國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我們可以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開展我們的研究;第三,國外有效教學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雖然有很多研究者詳細陳述了很多有效教學的實用定義,研究也表明有效教學實質上是多維的,但不是每一個研究者能有效地理解有效教學的整個領域,關于有效教學的本質含義也含混不清。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關注改進教師的教學實踐而不僅僅是描述教師的有效教學課堂實踐。無效教師的特征就簡單地是有效教師的特征的反面嗎?其三,現有研究中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領域即思考教師如何切實地、逐漸地變得更有效。其一,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差異問題。二、有效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啟示綜觀國外有效教學研究,不難看出,國外這方面的研究十分多,其成果十分豐富,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有效教學依賴于教師根據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性地選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風格、技能等,以促進學生的最佳學習。與教師行為和教學模式的研究不同,教學藝術的研究并沒有規(guī)定教學的具體規(guī)范或給出有效教學的一系列特征。學生被學習所吸引;充滿興奮;因為具有清晰的目的并且充滿合情合理的目標和明顯的幸福情緒,所以既生動活潑,富有樂趣,又嚴肅認真。教師具有的將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二者相配合的能力就是教師教學中的“藝術”。這種研究認為,教學是以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方式進行的,具有高度的創(chuàng)造性,強調教師應創(chuàng)造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是一種根據教學情境采用深思熟慮的教學方法、策略的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研究者用“效果大小”的概念來描述教學實踐中任何特定的變化所帶來的學生的學習收獲并預測所得到的東西。Joyce和Weil(1996)認為[16],建構一種教學模式的過程是把一種教育觀點進行反復的測試直到能確保一種學習效果的過程。斯金納(Skinner,1968)將這些關系稱為“學習賴以實現的強化列聯” [15]。(4)教學的行為體系模式。(3)教與學的個人模式。(2)教學的社會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強調組織材料、感知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Hopkins D對教學模式的研究進行了回顧。與早期的教學行為研究不同,教學模式沒有把教師行為與學生的學習結果聯系起來,而是強調教師需要采納廣泛的促進學生不同類型學習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創(chuàng)建一種學生相互作用和學會如何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總之,研究表明,要在不同教學風格的有效性與學生的學習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存在困難,因為教學情形和環(huán)境完全不同。然而,該項研究也指出,要界定教學風格并把它們與學生的學習結果直接聯系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隨后的研究也表明,要確定“有效”的教學風格很難。Galton等人(1980)對小學教師的教學風格進行了研究[12],發(fā)現在小學教師最盛行的教學風格或方式是嚴密的教師控制和有效的課堂管理。Bennett(1976)探討了教師不同“教學風格”或教學方式的相對有效性[11],他考察了兩種不同的教學風格即“傳統(tǒng)的教學風格”和“激進的教學風格”,結果發(fā)現,用學生在閱讀、數學、英語方面的標準化考試成績來衡量,表現出“傳統(tǒng)的”或“正式的”教學風格的教師通常更有效。研究發(fā)現和歸納了很多教學技能,如Mortimore(1994)總結了現代教師要實現有效教學所需要的一些技能,它們是[10]:組織的技能棗整理材料和信息來源;分析的技能棗分解復雜的信息來源;綜合的技能——在論據的基礎上確立觀點;講授或呈現的技能——不傷害信息整體性的前提下闡明復雜的信息;評定作業(yè)的技能——評價學生的作業(yè)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反饋;管理的技能——協調學生個人、小組、整個班級的學習活動;評估教學的技能——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