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7課宋詞四首第四單元古典詩歌(2)文本導學文內文外學習重點。、形式、語言三個方面賞析這四首宋詞。作者名句,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馈栋寺暩手荨??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K軾《浣溪沙》,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钋逭铡?/span>
2024-11-26 02:01
【摘要】雨霖鈴柳永《雨霖鈴》這一詞調,本是唐代教坊大曲,來源于唐明皇李隆基與其愛妃楊玉環(huán)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相傳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時,霖雨連日,他經過秦嶺棧道,耳聞鈴聲,勾起了往事,于是創(chuàng)作此曲,悼念楊貴妃,以寄托哀思。可想這一詞調悲愴低下、凄楚欲絕的情味。《雨霖鈴》的
2025-06-27 08:40
【摘要】漫步宋詞17愛國詞四首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花弄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
2024-11-27 14:14
【摘要】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訴衷情柳梢青·春感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二、鑒賞思考:1、從整首詞的內容來看,作者的思維跳躍性比較大,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的結構寫的?情感變化怎樣?現實——回憶
【摘要】韓愈師說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
2024-11-25 14:41
【摘要】《師說》教案設計設計理念:之一,課程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抓手”。文言文教學也不例外,然而綜觀目前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課程內容有二:一是古漢語知識系統;二是傳統“五段式”教學模式影響下的“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篇章結構、寫作特點、主題思想”。這種課程內容勢必造成文言文教學“串講分析肢解”成風。其中第二種課程內容的危害尤其嚴重,往往披著促進
2024-11-26 23:08
【摘要】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學業(yè)分層測評階段四階段五6外國詩歌四首本課話題——信念朗讀——課文中的名段再見吧,大海!你壯觀的美色將永遠不會被我遺忘;我將久久地,久久地聽著你在
2024-11-25 03:05
【摘要】第17課師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議”相比,隨便些?!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皫熣f”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恫渡哒哒f》、《馬說》、《愛蓮說》等都屬于“說”這種文體。(
2024-11-25 03:01
【摘要】2020/12/24師說韓愈2020/12/24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與“議”相比,隨便些?!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恫渡哒哒f》、《馬說》、《愛
2024-11-25 03:02
【摘要】師說學習目標: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4、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摘要】第14課唐詩五首山水田園詩邊塞詩登臨詩詠史懷古詩托物言志詩借景抒情詩即事抒懷詩羈旅行役詩贈友送別詩談禪說理詩悼亡游仙詩諷喻謁進詩題畫遣興詩?特點:以描繪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為主要內容,表達對自然山水和田園風光的喜愛,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
2024-11-27 14:20
【摘要】文學常識1.走近作者本課涉及的三位元曲作者都是元曲大家。馬致遠(1250-1321),字千里,自號_________,大都(今北京)人。他是元貞書會的中堅人物,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在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他被譽為“元人第一”。今存散套23首,小令11
2024-11-26 02:09
【摘要】第19課元曲三首元曲:包括劇曲和散曲。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劇曲:雜劇的曲辭,是戲劇這一舞臺上表演的綜合藝術的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散曲:韻文大家族的新成員,是繼詩、詞之后興起的新詩體。元曲簡介散曲:元人稱為“樂府”、“今樂府”。有小令和套數及帶過曲等幾種。
2024-11-27 14:18
【摘要】階段一階段二階段四階段三7白居易詩四首后宮詞白居易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緝热葙p析】這首詩是一首宮怨詩,詩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宮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臨幸而終未盼得,時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層怨悵。寵幸不可得,
2024-11-27 14:04
【摘要】2020/12/24死水聞一多2020/12/24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zhàn)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縣一個“世家望族,書香門第”。五四運動時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時即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
2024-11-25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