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 教材簡析: 這四首古代詩歌都寫得情景交融,以景傳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詩人用他們的筆觸,帶著我們走進那色彩各異、形象鮮...
2025-01-25 06:58
【摘要】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_0 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并純熟地背誦這四首詩。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檔次和審美情...
2025-01-25 06:52
【摘要】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4 知識目的: 1、朗讀背誦前兩首詩 2、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才能目的:對詩的理解才能 德育目的: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勞...
2025-01-25 05:57
【摘要】教案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3 課程簡介:田園是一種耕作方式,棲居方式,也是生活向大自然皈依表示眷戀的一種宗教儀式。田園是生長糧食也是生長詩意的地點,讓我們穿過陶...
2025-01-25 06:55
【摘要】王維王維(701—761),字摩詰,他的詩寫得好,看他的詩,就像看畫;他的畫也畫得好,欣賞他的畫,就像讀詩。所以稱贊他的詩畫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結構思路)首聯單車欲
2024-11-27 09:37
2024-11-26 22:32
【摘要】《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朗讀、背誦古詩?進一步了解古詩相關知識?發(fā)揮想象感受詩中畫意學習任務到了唐代,格律詩興盛起來。這兩首詩都是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分四聯,即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律詩在押韻、平仄和對仗等方面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比如律詩要求中間兩聯都必須對仗(對偶)。對仗的特征是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同、詞
2024-11-26 22:18
【摘要】第一篇:《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教學設計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教學設計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教學設計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6單元。) 【...
2024-10-17 12:09
2024-12-06 00:19
2024-12-16 09:06
【摘要】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
2024-12-16 07:46
【摘要】作者:陶淵明陶淵明,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曾“三仕三隱”,“不為五斗米折腰”。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歸園田居》《飲酒》最為出名。了解作者陶淵明陶淵明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
2024-12-02 14:08
【摘要】渡荊門送別李白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人稱“詩仙”。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tài)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杜甫曾
2024-11-27 11:12
【摘要】杜甫登岳陽樓知人論世杜甫,字,河南鞏縣人,自號,因他做過工部侍郎,又稱,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是、,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稱為“”,他與李白齊名,并
2024-11-27 06:28
【摘要】執(zhí)筆人審核人2021年3月日課題古詩二首·登岳陽樓課型欣賞課時1學習目標1.背誦本詩。2.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3.通過學習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chuàng)
2024-12-17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