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三、名詞解釋題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簡而言之,就是朝廷在州、郡設立大、小中正官,由他們負責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現(xiàn),據(jù)此將士人評為九個品級,然后逐級上報,最后吏部選擇前三個品級者授予官職的選士制度,又稱九品官人法。上3:教授治校即讓教授為評議會的多數(shù),“議決立法方面的事”;讓教授中的學長“分任行政方面的事”;讓教授主任“分任教務”等等。這是北洋軍閥政治統(tǒng)治
2025-08-10 13:04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1.“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是()朝的教育指導思想。A?西周B?春秋戰(zhàn)國C?秦D?漢2.1922年學制將中小學系統(tǒng)的修業(yè)年限規(guī)定為()。A?九?四B?七?四C?五?四D?六?三?三3.明清科舉考試的步驟是()。A?州縣試—省試B?州縣試—省試—殿
2024-09-14 11:44
【摘要】一、選擇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出自(《學記》)2、“巨子”是(墨家)私學的領袖。3、(《弟子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學生守則。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學》)5、西周的學校包括(國學,鄉(xiāng)學)兩類。6、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性論基礎是(性相近,習相遠)7
2025-01-21 19:40
【摘要】六藝——我國夏、商、周三代時期的教育。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經(jīng)——我國古代社會的主要教學教材。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次相授受——教師教給先來的高足弟子,再由他們分別去教其他弟子,這樣可以二傳、三傳甚至更多,這種教學方式叫做“次相授受”壬子一癸丑學制——我國近代的一個教育制度,1912
2024-09-22 07:43
【摘要】第一篇:中外美術史填空 01/顧愷之[東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論畫》?!斑w想妙得” 02/六朝四家: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曹不興03/宗炳:《明佛論》,《畫山水序》、...
2024-10-25 06:42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復習資料1第一章先秦時期的教育管理(一)夏、商、西周時期的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一般是指對教育進行管理和教育過程中的管理。2、夏朝創(chuàng)立了我國最早的學校,學校名稱有“序”和“?!?。3、商朝創(chuàng)設的學校有“瞽宗”和“學”。4、西周學校系統(tǒng)包括國學、鄉(xiāng)學兩類,大學、小學兩級。大學分別為天子設立的(五學有辟雍、東序、成均
2025-01-21 18:55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1、我國最早實行的人才制度是選賢貢士制度2、漢代私學中,屬于蒙學的是書館3、《師說》的作者是韓愈4、“六三三”學制規(guī)定中等教育6年。5、運用國家力量編輯大學教材,我國近代始于1939年。6、蘇區(qū)各級小學建立的學生自治組織稱學生會7、柏拉圖的和諧教育的本質(zhì)是維護奴隸主統(tǒng)
2024-09-14 21:13
【摘要】1《中外教育管理史》復習題1、儒、墨私學的管理有何異同之處?答:儒學私學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積極從政的賢才,以“有教無類”為招生原則,有來自各國諸侯贈予的經(jīng)費,以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為教學內(nèi)容,組織管理不是憑借規(guī)章制度而是倡導道德理性;墨學私學以“愛利天下”的“兼士”為培養(yǎng)目標,在招生上更徹底地做到了“有教無類”,經(jīng)費上相
2024-10-16 15:47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復習資料第一章?先秦時期的教育管理一、單選題1.夏朝教育內(nèi)容的重點是()1-2A.軍事教育B.宗教教育C.文學教育D.藝術教育2.西周教育內(nèi)容的重點是“六藝”,這兒的藝是指()1-5A.藝術B.手藝C.藝能D.文藝3.在先秦諸子中,主張“強說人”,要求主動施教的學派是()
2025-05-17 22:49
【摘要】科目:中外教育管理史名詞解釋題目錄.“學在官府”.“六藝”.“巨子”.察舉制.“次相授受”.“左雄改制”.熹平石經(jīng).“師法”、“家法”.“策問”、“對策”.“九品中正制”.《人物志》.“生徒”、“鄉(xiāng)貢”.束惰制.“三舍法”.“積分制”.山
2025-01-21 20:07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分章復習資料第一章先秦時期的教育管理一、單選題1.夏朝教育內(nèi)容的重點是()1-2A.軍事教育B.宗教教育C.文學教育D.藝術教育2.西周教育內(nèi)容的重點是“六藝”,這兒的藝是指()1-5A.藝術B.手藝C.藝能D.文藝3.在先秦諸子中
2024-09-20 15:19
【摘要】第一篇:中外教育管理史試題2 《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是()朝的教育指導思想。 A?西周B?春秋戰(zhàn)國C?秦D?漢 2.1...
2024-10-29 00:44
【摘要】威廉·馮·洪堡與柏林大學摘要:柏林大學是現(xiàn)代大學之母,其創(chuàng)建者威廉·馮·洪堡由此而被稱為現(xiàn)代大學之父。自柏林大學創(chuàng)建以來,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掀起一股學習以其為代表的德國大學模式的熱潮。那么,柏林大學為什么如此被世界模仿?而洪堡又與它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本文旨在從史料分析出發(fā)來展示柏林大學的輝煌,及闡釋威廉·馮·洪堡是怎樣影響柏林大學。
2025-06-15 21:54
【摘要】第一篇:中外教育史 “五經(jīng)”,指的是:?詩?、?書?、?禮?、?易?、?春秋?。 :虛靜無為、柔弱處下、知足不爭。 。 ,采取誘、導、諷的教學方法。 :由博反約、深造自得、啟發(fā)誘導、因材...
2024-10-25 14:32
【摘要】中外教育管理史復習資料4-9章第一章先秦時期的管理1、夏商時期學校的名稱早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出現(xiàn)了學校的萌芽。五帝時期有“成均”之學,虞瞬時有“庠”夏創(chuàng)立了我國最早的學校,學校的名稱有“序”和“校”學校發(fā)展到商代又創(chuàng)設了瞽宗和學瞽宗是宗教學校;學是進行一般文化知識和道德教育的場所。
2024-09-15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