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典原文9《日知錄》三則對應學生用書P76顧炎武(1613-1682),江蘇昆山人,初名絳,字忠清,清兵南下,他改名炎武,字寧人。因家鄉(xiāng)有一亭林湖,故學者尊他為亭林先生。曾參加抗清斗爭,后來致力于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始祖,碩果累累;他對切韻學也有
2024-12-13 11:25
【摘要】相關讀物浙東學術。2.了解貫穿于文中的求是求真、經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學要“切于人事”的主張。對應學生用書P81章學誠(1738-1801),清代史學家、文學家。字實齋,號少巖,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乾隆進士,官國子監(jiān)典籍。學識淵博,史學理論有獨到見識,章學誠一生主修、參修各類地方史志十余部,并撰寫了大
【摘要】經典原文1《論語》十則對應學生用書P3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者??鬃映錾诮裆綎|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zhèn)魯源村,葬于今曲阜孔林,享年73歲??鬃拥难孕兴枷胫饕d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中。據《史記》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勇士,叔
【摘要】經典原文5《壇經》兩則對應學生用書P39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僧人,禪宗南宗創(chuàng)始人,被推為禪宗六祖。本姓盧。世居范陽(治今河北涿州),生在南海(今廣州市)新興。據說是個不識字的樵夫。因聽人誦讀《金剛經》有悟,決心學佛出家?;勰苡诠?7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弘忍為
【摘要】經典原文4《大學》節(jié)選對應學生用書P29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南)人,名參,字子輿。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鬃拥膶O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
2024-12-13 11:24
【摘要】經典原文6求__諫對應學生用書P47吳兢(約669-749),唐朝史學家。汴州俊儀(今河南開封)人。仕歷大部分時間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則天當政時,吳兢以“有史才”之名,被薦入史館修國史。他除能秉筆直書,還能不顧個人安危直陳政事。吳兢從事修史工作長達40余年。他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寫出了紀傳體《唐書》、編年體《
【摘要】階段一階段二階段四階段三9《日知錄》三則[知識·梳理]第1步讀準字音——千言萬語總關音無稽.()諛.佞()舛.漏()菑畬..()潢潦.
2024-11-21 13:10
【摘要】經典原文10_《人間詞話》十則對應學生用書P85王國維(1877-1927),初名德楨,后改為國維,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后更為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中國近現代之交的著名學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學家、哲學家,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世代清寒,幼年苦讀,為秀
【摘要】經典原文2《老子》五章對應學生用書P8老子(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后),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一說為今安徽渦陽人)。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后被莊周發(fā)
2024-12-18 23:00
【摘要】經典原文3晉靈公不君對應學生用書P19左丘明(約前502年~約前422年),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一說復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曾任魯太史。其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曾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于周史”,相傳他據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的大量史料,依《春
【摘要】相關讀物直__書,把握文意。2.了解劉知幾的“直書”說及我國古代史學實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應學生用書P25劉知幾(661-721),唐代史學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門,家學淵源,自幼博覽群書,攻讀史學,后又致力于文學。他20歲時中進士。武則天圣歷二年(699),奉調長安,任王府倉
【摘要】經典原文8《天工開物》兩則對應學生用書P66宋應星(1587-?),明代科學家。字長庚,江西奉新人。自幼聰穎,博聞強記。年輕時致力于科舉,以期金榜題名,重振門第(宋家乃名門望族,到他出生時,家境“漸以蕭條”)。萬歷四十三年(1615),與其兄同中舉人,時稱“奉新二宋”,但在此后15年間,與
【摘要】中國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明確]按照隋唐以來定型并逐漸流行開來的四部分類法,中國古代的典籍可以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如下圖:分類釋義內容經部指儒家學說。儒家經書開始有五部,即《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從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經”,即《周易》《尚書》《詩經》
2024-12-13 11:26
【摘要】相關讀物童心說、虛詞,理解文意。。對應學生用書P61李贄(1527-1602),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初姓林,名載贄,后改姓李,名贄,字卓吾,又字篤吾,號宏甫,又號溫陵居士,是明朝頗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批評家。自幼倔強,善于獨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學傳統(tǒng)觀念束縛,具有強烈的反傳統(tǒng)理念,對當時作為
【摘要】相關讀物《中庸》節(jié)選,把握文意。、主要原則與精神實質。。對應學生用書P35一般認為,《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據《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記載,孔子生孔鯉,孔鯉先孔子而亡,孔鯉生孔伋(字子思)??鬃尤ナ篮?,儒家分為八派,子思為其中之一。子思學于曾子,孟子學于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