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行并序》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白居易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貢獻。(2)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形象的高超藝術技巧。(3)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2、過程與方法(1)通過朗讀體會詩歌,提示詩歌形象和語言的內涵,體會作品情感和藝術特點。(2)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學表現音樂
2024-12-13 09:40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琵琶行并序朗讀|琵琶行并序課文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
2025-04-05 21:52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行孺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誦琵琶篇唐宣宗挽白居易聯(lián)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出身于一個世守儒業(yè)的小
2024-07-31 03:10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行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挽白居易聯(lián)風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有情。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
2024-10-11 16:13
【摘要】《琵琶行(并序)》復習學案夯實文言基礎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A.潯陽(xún)楓葉(fēng)瑟瑟(sè)遷謫(zhé) 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
2025-06-10 23:31
【摘要】人教版必修三別出心裁的《琵琶行幵序》教學設計(全國一等獎)《琵琶行并序》課例賞鑒——該課例獲第七屆“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高中組一等獎第一名(西安)執(zhí)教/王毅軍觀察/賈玲【課例實弽】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師:誒同學們先欣賞一段規(guī)頻。(播放經過編輯的《江南煙雨琵琶
2024-11-23 18:00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主講人:吳國書預習指導:1、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2、把握字音、弄清詩意及其結構3、結合注釋自行
2024-10-15 14:57
【摘要】《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 《琵琶行并序》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2.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3...
2024-12-06 01:18
【摘要】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 海納百川 頁碼:第9頁共9頁 高二語文《琵琶行并序》教案 ?。毫私?、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了解李白的放達; ?。航Y合詩歌內容講解誦讀要求。...
2025-04-15 04:19
【摘要】《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古代與音樂有關的故事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末》稽康悲奏《廣陵散》
2024-11-21 13:04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教學目標:?概述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寫作背景。?說出詩人在傷口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詩歌語感,提高詩歌欣賞能力。二、作
2024-11-21 23:23
【摘要】琵琶行并序一、文學常識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境內)人。早年熱衷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領導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
2024-11-15 06:59
【摘要】解讀題目1、琵琶(樂器)2、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2024-11-22 07:29
【摘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唐)琵琶行孺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誦琵琶
2024-11-20 21:58
【摘要】一、基礎積累()(快速)彈數曲顏色故(衰老)擊節(jié)(節(jié)拍)碎低眉信(隨便)手(悄悄)問欲語遲(遲疑)添酒回燈(拿回)
2024-11-20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