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窗幽記》(全文及譯文)???《小窗幽記》作者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陳繼儒自幼穎異,博學多通,尤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二十幾歲時,絕意科舉,隱居于小昆山,后筑室東佘山,閉門著述。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陳繼儒一生涉獵甚廣,
2025-04-20 05:56
【摘要】 讀小窗幽記心得 《小窗幽記》,又名《醉古堂劍掃》,是明代陳繼儒所著,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集,書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
2024-12-07 01:56
【摘要】《小窗幽記》讀書筆記 《小窗幽記》讀書筆記1《小窗幽記》是一部促人警惕,言短旨遠的人生哲言小品集,內(nèi)容涉及了修身、養(yǎng)性、經(jīng)商、從政、處世等多方面的處世格言。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目光,對當時糜爛庸俗...
2024-12-06 01:02
【摘要】《小窗幽記》讀后感(5篇模版)第一篇:《小窗幽記》讀后感《小窗幽記》是明代陳繼儒創(chuàng)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啟四年。以下是整理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小窗幽記》讀后感1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洪應明的《菜根譚》和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號稱我國修身養(yǎng)性三大奇書,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國人的青睞和推崇。
2025-04-26 09:45
【摘要】《尚書》全文、注釋及譯文第一篇堯帝功德滿天下【原文】 日若稽古(1),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讓(3),光被四表(4),格于上下(5)。克明俊德(6),以親九族(7)。九族既睦,平章百姓(8)。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幫,黎民與變時雍(9)?!咀⑨尅浚?)日若:用作追述往事開頭德發(fā)語詞,沒有實際意義?;嚎疾?。古:這里指古時傳說。
2024-08-14 12:23
【摘要】《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譯文:上天賦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規(guī)律,叫做“道”。修養(yǎng)人性自然的法規(guī),叫做“教”。原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譯文:“道”是片刻也脫離不開的
2025-04-18 23:42
【摘要】周易全文簡注解讀乾-比2020年01月23日星期五00:24《周易·上》第一卦系乾【經(jīng)文】乾元亨,利貞?!咀g文】上下均為乾卦的大成卦,卦名仍為“乾”。本條系辭乃六爻全靜卦的占辭。筮得本卦,若所占對象是兩者間共同前進的關系,則以自我順從對方之動而動,或順其勢而
2024-11-07 02:35
【摘要】詩經(jīng)全文及注釋譯文詩經(jīng)全文(帶注釋和譯文)《詩經(jīng)》春秋·孔丘《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先秦時代稱為“詩”或“詩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尊“詩”為經(jīng)典,定名為《詩經(jīng)》。《詩經(jīng)》現(xiàn)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500余年
2024-11-05 21:49
【摘要】文心雕龍全文及譯文:wenxin文心雕龍《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chuàng)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成書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
2024-11-06 05:55
【摘要】《朱子家訓》全文及譯文作者:朱柏廬 (原文):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注釋):庭除:庭院。這里有庭堂內(nèi)外之意。(譯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nèi)外的地面然后掃地,使庭堂內(nèi)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并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原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譯文):對于
2025-04-21 12:14
【摘要】孫子兵法全文譯文一、始計篇....................................................................................................................2二、作戰(zhàn)篇......................................................
2024-11-05 04:07
【摘要】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謂性(1),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4);發(fā)而皆中節(jié)(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
2024-11-07 05:01
【摘要】蘭亭序全文(晉)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
2024-08-16 03:18
【摘要】1、弄權一時,凄涼萬古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敬笠狻恳粋€堅守道德規(guī)范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并且又能顧及到死后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愿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涼。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
2025-04-21 01:41
【摘要】第一篇:《學記》原文及譯文 《學記》原文及譯文 《學記》大約寫于公元前的戰(zhàn)國末年,是“禮記”一書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詳,郭沫若認為像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所作。它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極為...
2024-10-21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