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一輩子不需要做很多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你就成功了。記住,你覺得聽力聲音效果不好時,可能是因為你的水平暫時還沒有到達材料的要求,而并非真的不清楚。平時練的時候,一定要把音量調到比自己聽著舒服的聲音還小一點的聲音來練英語聽力。結果他失聰了。這樣做的結果是,你的耳朵會疲勞的非常快,而且會覺得聽得腦袋疼,還真的可能會導致聽覺能力下降的。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聽力水平不好時,總覺得是錄音材料效果不好,聲音聽不清,所以習慣性的把聲音調的很大。如果是戰(zhàn)爭題材,滿耳朵估計聽得都是轟炸聲,聽力沒練好,耳朵因被過分刺激而暫時失聰就不好了。四、一定要選對白多的電影電視劇。比如如果參加托福,你就要充分熟悉美式英語的發(fā)音。象當年的《費城故事》,《白宮奇緣》都是挺經典的電影。那電影電視方面,什么樣題材符合這點呢?比如法律、政治題材,都有這個特點。比如,平時泛聽的材料里有更多你聽不出不認識的生詞,有更多你不熟悉的話題場景,有更多復雜的句型結構。就如同舉重運動員平時訓練時,基本都會舉起比真正比賽時更重的重量。一、材料的語速最好比你習慣或考試的速度快一些。當然電影材料也是類似的操作方法。現在流行的電視劇很多。為什么盲人聽力比較好。之所以不建議大家看電視畫面,就是很多聽不懂的情況下,看著畫面里人物的表情和場景,也能猜出個大概。如果你是看著電視練聽力的,記住一定不要打開對白,中英文字幕都不要看。比如流行多年的《老友記》。但如果時間緊,任務重,泛聽就可以了。這套教材一共四冊,雖然老,但是編排的還是很系統(tǒng)的。STEP BY STEP。國外學校和其它網站上有很多教授或學者就某一學科或某一話題的講解、演講、討論。可以選些專題性比較強的報導去聽。CNN的英語新聞也是可以拿來泛聽的。既練了聽力,又聽了一本好書。他的聲音非常優(yōu)美。比如克林頓的《我的一生》,大家就可以在網上找到下載聽聽。后來知道很多人工作繁忙,坐下來看書的時間有限。美國的朗讀版的書(當然如果是考雅思或者其它聽力,就根據考試中朗讀者的口音選取相應的材料)。記錄片。瘋狂英語。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程度和喜好去選擇。我在這里推薦的材料,會對大家有幫助。如果任何一本正規(guī)出版社出的正規(guī)英語教材,你把它認真研究通研究透,你的水平早就提高了。說了這么多,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學習材料。外國人懵了,不知道他為什么回答yes,但咱們自己人應該明白吧。我就經常聽到中國人跟外國人交流時,外國人問一個選擇句,比如說:你喜歡吃蘋果還是桔子。半年之后,他跟我講:這樣果真有效??!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出國時,聽力技能是英語聽說讀寫中必須最先解決的。他是個態(tài)度特別端正,做事特別認真的人。他就問我,到底這個聽力該怎么提高。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新東方一個托福閱讀名師的例子。比如,今天我用八分鐘騎到了這棵樹,明天我就想試試能不能用七分鐘騎到。我我騎車子還得看路看車看紅綠燈吧。從那天開始,我就跟個飛行員似的,在炎炎烈日中,戴著那副大耳機,我騎了四十天自行車,每天戴五個多小時的耳機聽英語。那時不像現在有MP3,Ipod,我那時拿的是個錄音機,用個繩子拴在自行車后座上。第一天騎完,我就問自己,每天這五個多小時的寶貴生命,難道就這樣被我浪費了嗎?我想我騎著自行車還能干嘛?我總不能看書吧。早上八點半上課,十一點下課。我上的是暑假班,一共四十天的課。我當時作為新東方學生的一段利用零散時間的經歷,也為我聽力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很好的效果。我雖然不算成功,但是我總是努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我喜歡一句話,能充分利用零散時間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我就這么泛聽了兩三年,不知不覺中,英語聽力水平已經大幅提高。讓我更喜歡聽了。但后來意識到,泛聽最大的好處就是,對英語語言的語音語調語匯句型,有了基本的感觀認識,在參加考試過程中心理上就不會有障礙,不會緊張。于是出于興趣,每天沒事兒就拿著磁帶掛著耳機聽。初中學英語,覺得是為老師而學。學得是經典的啞巴英語。馬上覺得我的室友說得很有道理。她說:“聽什么無所謂,總之你老是戴著耳機聽,就把耳脈打通了。因為張曉楠每天總是戴著耳機在聽。但一個室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我們宿舍有九個女生,有一次在宿舍聊天,有人就說,“張曉楠,為什么你的聽力這么好”。我用我自己的經歷和另一位新東方托福名師的例子,來跟大家講講這樣的練習方式。在這些情況下,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聽什么,這樣泛聽到底對提高聽力水平有沒有幫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其實是提高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每天只要有空,就戴著耳機聽英語。關于泛聽,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到底要泛到什么程度。二是如果擦去已選的答案,就無法把兩次做的情況進行比較。這樣當你再重新做這套題時,可以把兩次做的答案錯的題目進行比較,也更容易發(fā)現自己學習中的漏洞和問題。切記,自己做的題目答案不要寫在書上,也不能隨便拿張紙選答案,對完答案就扔掉。如果是不肯定的狀態(tài)下選對的,說明這個知識點還很薄弱,不及時記錄,怎么知道在這兒存在問題呢。這樣才能在精聽完題目之后,有針對性的提高。比如這道題如果是用排除法做出的,你用一種符號標注;是連蒙帶猜選的答案,更得標注出來;是不太肯定的狀態(tài)下選的一個答案,也得標識。這里面的核心工作就是,每次做一套題,都必須記錄自己做題的過程。從現在開始,精聽做題時,不能再只求量,不管質。我平時在班上并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因為后期復習階段,我覺得自己采取了比較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記得曾經一個高考狀元談為什么自己得了狀元時說:當很多同學高三時忙著做很多新的模擬題時,我在忙著總結從高一到高三現在所有做過題目中的錯題。稍留心你就會發(fā)現,很多時候,在不同的情況下,自己犯的居然是同一類錯誤?;ǖ臅r間是同樣的,但效果差異會相當大。不要總帶著猜題壓寶的心理,覺得我多做一套模擬題,沒準兒考場上就能多碰上一道。請大家做事抓核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我覺得我提前把它們都做了的話,就給浪費了。用這些材料練習精聽的目地,一是為了考試時做對題目;二是為了充分熟悉了解特定考試考察的內容范圍;三是為了熟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