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歷史范疇:第一個十年(1917-1927):通常稱“五四”時期的文學。1917年1月,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發(fā)表于《新青年》,標志著文學革命運動的正式興起。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魯迅、李大釗等人積極響應。(多選)瞿秋白的《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等通訊報道,是中國現代報告文學的最初萌芽。
2024-08-27 15:31
【摘要】雷雨特點180《中國現代文學專題》題庫第一部分:題目請概述魯迅思想的分期2“魯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你如何理解魯迅的“孤獨”?4為什么說對“人”的關注是魯迅思想的核心?5如何理解魯迅思想中龐雜的矛盾6談談魯迅如何面對生命體驗中的“絕望”與“虛無”7魯迅前期思想的特點是什么?8略述魯迅世界觀轉變的原因9談談你所了解的
2025-01-14 01:21
【摘要】1★中國現代文學史復習資料★一、1917-1949年的文學運動和文學思潮「名詞解釋」雙簧戲:1、1918年錢玄同和劉半農的雙簧戲,正式拉開了這場“文學革命”、“封建復古主義”思潮斗爭的序幕。2、錢玄同把社會上的各種反對意見歸納起來,化名“王敬軒”寫給《新青年》編者一封信,再由劉半農寫答信王敬軒的信予以批駁,兩信同時
2025-01-14 01:18
【摘要】[煜編]文學考研資料彙編[中國現代文學][煜編]文學考研資料前言與說明前言我,落煜,河南新鄉(xiāng)人,現就讀于洛陽師范學院,以第三名的成績考上南京大學的古代文學碩士(前兩名是南大本校的)。在2011年6月至8月,筆者歷近百日,總結了這四百馀頁的考研資料。它們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四卷,[中國現當代文學]二卷,[古代漢語]一冊,[語
2025-07-02 06:46
【摘要】第一篇: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總結 小說 《狂人日記》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第一篇小說。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 寫作背景:思想準備,“知者甚...
2024-10-25 05:29
【摘要】第一篇:中國近現代文學欣賞 魯迅的小說創(chuàng)作《吶喊》《彷徨》大致體現了三個方面內容: n一是對封建制度和禮教的徹底揭露和批判。如《狂人日記》(1918)n二是關于對辛亥革命經驗教訓的總結,以及對改造...
2024-10-13 13:46
【摘要】中國現代文學史1、什么是“現代文學”“用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學”。2、何謂“文學的現代化”(1)思想的現代化。(2)文學的繼承、借鑒與創(chuàng)新。(3)文學語言與形式的更新。3、中國現代文學的特點1)中國現代文學雖然只有30多年,但大大縮短了
2024-07-29 06:51
【摘要】中國現代文學史試卷一.填空1.魯迅一生出版了三個小說集《》、《彷徨》《一一》。2.中國現代文學是指以一一為開端至一一這一歷史時期的文學。3.1942年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把文藝大眾化問題擺到了首要位置上,毛澤東在《__》里,明確指出了我們的文藝“為什么人”和“如何為”的問題。4.1917年初,胡適、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和《一一》,標志著文學
2025-07-01 23:38
【摘要】淺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 對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多余人”形象的思考 “多余人”是早已被文學界所認可的一個人物形象系列的稱謂。它緣起于俄國19世紀20----50年代,指的是當時一種出身貴族的知識分子。他們受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厭倦自己所在的上流社會,他們能夠發(fā)現農奴制度與沙皇專制的一些弊端,但又空懷理想,毫無時間的恒心和毅力,缺乏想社會抗爭的勇氣,被迫在盲目與失敗的痛苦中死去。
2025-07-01 15:41
【摘要】.....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學運動和文學思潮 1雙簧戲:1、1918年錢玄同和劉半農的雙簧戲,正式拉開了這場“文學革命”、“封建復古主義”思潮斗爭的序幕。2、錢玄同把社會上的各種反對意見歸納起來,化名“王敬軒”寫給《新
2025-05-03 13:23
【摘要】1.傷痕文學: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通過對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們精神創(chuàng)傷的真實描寫,大膽揭露、憤怒鞭撻,展現人們肉體和精神“傷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2.反思文學:是繼“傷痕文學”之后出現的文學現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開始出現的對建國三十多年來的歷次政治運動和社會曲折發(fā)展過程及其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進行了冷靜的反思,重新審視的小說創(chuàng)作潮流。這一時期
2025-07-01 21:56
【摘要】《現代文學復習資料》虧四文孜革命開始二1917年,性質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主要領導人:胡適·隴獨秀·周作人。內容:反對文言文,提倡百話文。主張以白話文孜為正宍,翻譯介終外國文孜為中國収展借鑒。惲義:開拓了中國文孜収展癿嶄新癿階殌新時期,迕入了中國現代文孜収展新時期。象征派:以象征,暗示手法營夙惲惱表現內心想叐。2·人癿文孜:昤用返人道主
2025-01-11 09:40
【摘要】第一篇:現代文學復習資料 現代文學復習資料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 《春》《秋》三部作品。《家》在描寫一代與封建家長的矛盾沖突中,集中表現了高家_高覺新、高覺民、高覺慧_三兄弟不同的...
2024-10-13 20:00
【摘要】第一篇:中國現代文學史筆記 中國現代文學史 新月詩派的詩歌主張 ①反對感傷,反對放縱,主張理性和節(jié)制。著意于主觀情緒的客觀化。 ②要求藝術的“和諧”與“均齊”,強調詩人帶著鐐銬跳舞——追求詩歌...
2024-10-25 14:42
【摘要】中國現代文學史(下)前言一、中國當代文學的內涵、性質及特點1959年,武漢華中師院師生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史》,提出當代文學的概念。1、內涵:強調的是“當前、當下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下的文學”。2、性質:中國當代無產階級與社會主義性質的一種文學現象。3、特點:當下性、開放性。二、中國當代文學的分期
2024-07-29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