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為“以德育人”、“以美傳美”的楷模,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不斷擴大,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shù)和管理經(jīng)驗等一切文明成果,學習和掌握英語就顯得格外重要。五、寓理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理想就是奮斗的目標??紤]到學生的思想實際,上課時有意向?qū)W生提問:“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year?”學生答:“There are 365 day.”又問“How many days do you go to school?”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來了。通過上述幾個案例,我們可以明白這樣的道理:課堂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師“說”出來的,而是學生在教師巧妙地引導和啟發(fā)下“悟”出來的。然后在單詞sweat和sweet前分別添加一個單詞,便組成了一句諺語:No sweat,no ,我對學生的偏差思想沒有用“We shouldn’t look down upon work is very can’t live without farmers.”等生硬的話語進行說教,而是巧妙地利用形象的圖畫,配以簡練和寓意深刻的諺語,向?qū)W生滲透了正確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德育教育。教師這種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對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一、寓禮儀教育于口語教學之中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禮儀之幫,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結(jié)合日??谡Z教學,讓學生養(yǎng)成禮貌待人的習慣?!苯處熢诮虒W中,只有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德育于其中,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德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理想效果?!?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備課、上課及制定合理的教學程序和教學目的外,還應注重知識與能力轉(zhuǎn)化的有效途徑,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身體特點等,針對學生的實際將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傳統(tǒng)美育教育等融入到教學中,以達到更高的教學境界。教師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評價思想,學生一定是樂于接受的。中學生喜歡新的事物,如果老師的評價形式 過分單一,長此下去,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渴望被賞識是人的天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實踐表明,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還會增添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人生活學習在集體中,要為集體服務,要有集體榮譽感。我聽了非常激動,學生居然能表達出這些思想和觀點,我不失時機地把這些與愛國主義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去展望祖國的大好河 山,去感受祖**親的壯美。)“ I’m proud of the Great Wall.”(我為長城自豪。我教育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要時時刻刻地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如在感恩節(jié)來臨時,我要求學生①給父母寫一封書信或打一個電話,感謝他們的生育養(yǎng)育之恩,②給幫助過他們的老師或同學寫一個感謝的便簽,③寫出一個他們自己曾接受的某位陌生人提供幫助或自己看到的此類故事,以供全班同學分享。抓住時機,培養(yǎng)良好習慣。在教學中可通過尋找主人的游戲和失物招領等活動,通過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老師和學生在討論問題時,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以自身的魅力去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盡量用標準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語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問候等。比如,在學習和講解“ 英國” 與“ 美國” 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把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特定的歷史背景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分析與研究,也可以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自己總結(jié)歸納一定的相關知識,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扎實、良好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和道德水平,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是搞好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金鑰匙”。中學英語課外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開Party、拼詞組句游戲、參觀郊游等等。學生耳濡目染,行為舉止也會受到良好的熏陶。只有身正為范,才能作為學生的楷模,才能教人求真。第二:樹立榜樣,激發(fā)情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又如,根據(jù)英語習慣,凡是有事要麻煩或打擾他人,要先說“Excuse me.”給別人制造了trouble 或自己做錯了事情,“I’ sorry.” 得到別人幫助要說 “Thank you.” 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有心人,在課前認真?zhèn)湔n,通過深鉆教材,挖掘出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并以此為切入點,實施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利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和誘導下,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去思考和討論,使其思想得到升華。內(nèi)容包括中西方文化和節(jié)日、名人傳記、自然災害、環(huán)境和野生動物保護、行為規(guī)范、人際關系、音樂體育等。第一:認真?zhèn)湔n,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材是德育的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學科德育的前提。利用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是整個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在實踐新的課程改革,推動了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的過程中,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還應該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積極主動地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正確的成長發(fā)展。關鍵詞: 中學英語;德育滲透;途徑任何一種語言文字的教學都和德育有關。參考文獻: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425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讓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的英語表達方式在英語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不斷地糾錯?!?,有的說:“感恩節(jié),雖然這個不是中國的節(jié)日,但是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還是挺深遠的,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所以大家一起來感恩一下吧!我們要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但是感恩意識不是天生的,因此在中學的英語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的心底播種感恩的種子,喚醒學生的感恩情懷,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讓學生學會感恩。在英語課堂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營創(chuàng)合作的氛圍,相互合作的條件。這在新課標里面也有這樣的要求。通過學習,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懂得了文明禮貌、社會公德的重要性,也不可能出現(xiàn)“涂鴉事件” 了。1.運用英語的日常用語,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學習習慣,加強學生心靈與情操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意識,從而在學科和德育知識方面進行雙重教育?!?。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老師要以身示范、言傳身教來教育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共同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英語教學不是孤立的, 它必然與德育有著互相促進或互相妨礙的影響。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 擔負著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初中英語教學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想做偉人卻不注意小節(jié)。一、德育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德育面臨的任務越來越多?!钡聡逃液諣柊吞卣f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我在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挖掘這些德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zhì)、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教材中的傳情、高尚之“美”很多,只要認真挖掘、巧妙運用,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能展現(xiàn)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教師必須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注重自身儀態(tài),來引導學生的審美觀;通過自身字跡優(yōu)美、重難點突出的板書,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教學語言,富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的教法感知學生。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各科教學中,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特殊的作用。當然,德育滲透工作并不是想做好就能輕而易舉的把他做好的,要真正做好這一工作,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德育知識;②要熟悉各年級學生的教育目標和內(nèi)容,這樣才能在教學時“有的放矢”;③改變觀念,統(tǒng)一認識,把德育工作視為已任;④要在教學計劃中備好德育滲透內(nèi)容,找準機會采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滲透。而英語學習好的學生以后出國的機會較多,一旦是“危險品”出國后將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的事情來,到頭來是“誰之過”呢? 那么,在英語教學中該如何進行教育滲透呢?下面我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如人教版bookⅲ unit1中,在第2課中我們可以借“老奶奶八十多歲還去圖書館借書看的事”進行德育滲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的高尚品質(zhì)。由此可見,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絕對不能忽略了德育教育,同時英語還具有除了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的特征,而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而大多數(shù)科任教師由于自身德育知識缺乏,又不會自覺去學習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