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中有個海神叫若,有個河神叫河伯,河伯居于黃河,自視清高。莊子為我們塑造了一位由驕傲自滿到虛心認錯的河伯形象,也闡述了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斷自新的哲理。在中國歷史上,馬謖驕傲輕敵痛失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首;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思謙沖以自牧”;等等,都表明了品格謙虛與否關乎事業(yè)成敗的道理。1.謙虛是最高的克己功夫。2.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3.當我們謙虛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4.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就沒辦法不謙虛。墨子在戰(zhàn)國時代是享譽四方、最具影響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諸侯兼并,天下紛爭,政治腐敗,社會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