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序——懇切而意長?!谝欢巫x出鼓勵、慰藉的語氣;第二段讀出勉勵、提醒的語氣。為叛逆之臣效力。吾知其必有合也。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當時的河北是地方藩鎮(zhèn)割據(jù)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則寄身于地方藩鎮(zhèn),以謀求。——用心良苦,本意是想讓董生從中受到啟發(fā)。——用意深刻,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同時也希。望寄語燕趙才智之士同為朝廷效力,鞏固國家統(tǒng)一。⑵師生共同小結。另一方面,也設想能通過對這一課的學習,教會學生一種自主
【總結】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2、了解序文的特點。3、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4、對照手法運用。教學重點、難點:1、作者在描述了隱士所居的盤谷的可愛的同時,反映了自己的失意心理。2、作者還出色地運用了諷刺的筆調。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2024-12-09 04:44
【總結】韓愈作者介紹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今遼寧省凌源縣),韓愈在文中多次自稱“昌黎韓愈”,故人們也稱他韓昌黎。貞元八年中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潮州刺史、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曾兩次遭貶謫,但很快被召回京。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提倡三代兩漢散文,主張“文以載道”,強調文章內容的重
2024-11-17 11:06
【總結】《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序【學習目標】1.找出文中的關鍵句,并在此基礎上說出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認清過去語文教學的兩點錯誤認識、各種弊病、不良后果。2.了解序言的一般特點,明確“他序”的寫作重點,能從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內容。?!緦W習過程評價】項目敘述或回答歸納·
2024-11-19 21:25
【總結】蘇軾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歐陽公言,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謂唐無文章,唯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序》一篇而已?!笔鞘裁礃拥镊攘ψ屘K軾做出這樣高的評價呢??1、掌握文中相關的字詞及句式。?2、了解序文的特點。?3、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教學目標:
2024-11-18 08:52
【總結】送李愿歸盤谷序韓愈李愿是韓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冬,韓愈在長安等候調官,因仕途不順,心情抑郁,故借李愿歸隱盤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首段敘述盤谷環(huán)境之美及得名由來。接著三段借李愿之口,運用兩賓夾一主的手法,寫了三種人: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污的隱士和趨炎附勢的官迷,于映襯、對比中表達他對官場腐
【總結】《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知識目標: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2、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體特征。3、理清本文的思想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4、背誦課文。能力目標:1、通過反復朗讀,增強文言文語感,進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行文思路。2、通過復述及同學之間的互相點評,進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024-11-19 21:26
【總結】《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 一、文本分析: 本文是宋濂寫給同鄉(xiāng)后學馬君則的一篇贈別之序,主要講述了自己年輕時艱苦學習的經歷,意在勉勵馬生刻苦學習,有所成就。作者現(xiàn)身說法,娓娓道來,情真意切,...
2025-04-01 22:36
【總結】精品資源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3知識與能力:1.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2.掌握文中的一些實詞及虛詞“以”的用法。3.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過程與方法:利用文中的對比展開討論,層層剝繭,領會文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1.掌握通過對比表達自己觀點的寫作手法。2.倒
2025-04-17 12:45
【總結】送李愿歸盤谷序【目標點擊】1.知識目標: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翻譯并理解文章主旨。2.能力目標:對照手法的運用。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局R鏈接】參考譯文:太行山的南麓有個叫盤谷的地方。盤谷中間,泉水甜美而土地肥沃,草木豐茂,居民稀少?;蛘哒f:?因為它處在兩山環(huán)抱之間,所以
2024-11-27 22:56
【總結】一、朗讀與淺析梅圣俞詩集序歐陽修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
2024-12-08 21:23
【總結】《送李愿歸盤谷序》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積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礎知識。2、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嘆和不平之鳴。3、鑒賞文章借他人之口表達自己對人生和仕途的看法的虛托手法。二、資料鏈接1、韓愈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
【總結】其實?一個農民曾經向一位教授這樣問道:“先生,一個聾啞人曾到五金商店去買釘子。他先把左手中的兩個手指放在柜臺上,然后用右手做錘釘?shù)臉幼?。服務員拿出一把錘,他搖了搖頭,并用右手指了指放在柜臺上的兩手指,服務員拿給他釘子,他點了點頭。這時候,恰巧有位瞎子進來。先生,請你想象一下,他將如何買到一把剪子?”?“噢,很簡單,只要伸出兩個指頭,模仿剪子剪布
2024-11-19 13:38
【總結】蘇軾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歐陽公言,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謂唐無文章,唯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序》一篇而已。”是什么樣的魅力讓蘇軾做出這樣高的評價呢??1、掌握文中相關的字詞及句式。?2、了解序文的特點。?3、理解韓愈當時的失意心理。教學目標《送李
【總結】第21課經濟發(fā)展與重心南移滿春中學董淑娟適用年級: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教材分析:本課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中的一課。東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的戰(zhàn)亂,大量北方人口南遷,不僅促進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經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同時為我國的重新統(tǒng)一和繁榮昌盛以及后來的經濟重心的轉移奠定了基礎。
2024-11-22 02:22
【總結】教學目標:1、披文入情,由辭體情。2、體味本詞的寫作特色。課時:1節(jié)教學方式:研習式教學內容及過程:一、導引:有這樣一位詞人,他擅長小令,多表現(xiàn)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他的《浣溪沙》中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原詩: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024-11-20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