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 人類的語言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英語教學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交流活動使學生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交流能力,教師要注重對教材內(nèi)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策略的學習和運用,有意識地將課本上的內(nèi)容向實際生活延伸,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交流活動。如在學習本課詞句“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How many kilos?”的基礎上,教師可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扮作售貨員和顧客,在真實情境中準確自然地用英語交流,使學生從教材中走出來,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極大樂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語言材料與生活的結合點,做到“以教材內(nèi)容為框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方向,以課堂為舞臺”,根據(jù)中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學的目標,積極展開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主線的各種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daily talk,pair work,group work,discussion,survey等,在討論和交流中,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罨虒W內(nèi)容,拉近教學主題?;罨虒W內(nèi)容,要求教師不能生搬硬套教材、教參,而要結合教學實際,根據(jù)教學任務、題材特點、學生水平和自我教學風格,大膽地將教材解析成生活的點滴,拉近教學主題。例如:在進行以環(huán)保為主題的教學時,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環(huán)保英語演講大賽,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充分理解環(huán)保的意義。 盡心設計話題,促進真實交流。以話題為主的教學方法倡導者認為,如果學習者對有關話題表現(xiàn)出關心和興趣,他們就更容易產(chǎn)生使用新語言的欲望。例如:在以數(shù)字為主題的聽力教學中,學生感興趣地說出1111等公用電話號碼,以及交流phone number等這些比較簡單、直接的話題。在以身體部位為主題的教學中,對學生比較有吸引力的話題是: Who is older / taller than you? Who is strongest in your family? 以上話題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使交流活動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促進了真實交流的實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教學方法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靈活構置課堂結構。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抓緊課堂活動時間,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語言知識的引出到話題情景的設置,巧抓機遇,展開聯(lián)想,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其在學習、鞏固、應用和創(chuàng)新語言知識的過程中,積極參與,注意力集中,思維處于極其活躍的狀態(tài),使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活動中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悟。新課標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不是知識的消極接受器,教師也不可能機械地把知識填塞到學生的頭腦中去。只有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實際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敖虒W過程是一種指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依據(jù)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結合授課內(nèi)容,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fā)性、指導性的問題。同時,課堂設疑和提問有助于師生間的信息交流與反饋,推進教學流程迅速拓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跋胂蟊戎R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教學活動的契機,恰當留出空白,從而啟發(fā)學生放飛想象,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達到語言教學的最佳境界,實現(xiàn)詞、句、話的和諧與飛躍。努力拓寬學習渠道。學習方法的探究與交流對于知識的掌握尤為重要。“教是為了不教?!?葉圣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探討、研究,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真正“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既要講究語言的生動性,又要講究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讓學生以學為樂。采用游戲、競賽、表演等豐富的教學方法,針對初中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靈活多樣地應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所授課的班級建立互助學習小組,實施“伙伴式教學法”,在學生間、師生間建立“伙伴關系”,那濃濃的友情成為英語教學的“催化劑”,給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一起針對英語單詞的“音、形、義、用、記”等進行探討;針對英語句型的構成、書寫、標點、對應關系等展開分析、對比;針對對話內(nèi)容探討其反映的情況、表達的感情。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使課外活動與角色體驗相結合 英語課作為一種活動課,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中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痹诮虒W中,我們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校實際條件出發(fā),組織了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唱歌、朗誦、講故事、表演、兩分鐘演講、英語角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內(nèi)容。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每當學生明確了自己在活動中的具體角色和具體任務后,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大大增強。他們?yōu)榱耸菇巧硌莩晒Γ瑸榱顺錾赝瓿扇蝿?,會以極其興奮、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去面對英語語言和技能的學習,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fā)展成為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從而準確、流暢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關愛每個學生,促其主動爭取成功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助學者”,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個學生,幫助學生去學,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去學,并在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巧設“障礙”,促其主動努力,跨越“障礙”,爭取成功。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人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動人進一步努力,追求新的成功。因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個性、智力和能力差異,兼顧教材,采取“分層遞進式”教學,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每個學生都充滿信心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對于優(yōu)等生,設置的“問題障礙”難度就大一點,評價的要求高一點,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學校是最好的,同時還要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創(chuàng)造一種良性的競爭格局,勉勵他們放眼世界,終生好學。對于中等生,設置的“問題障礙”小一些,評價的要求放松一點,讓他們覺得“我很棒,我要發(fā)揮我的潛力,成為最好的”。對于差生,要常與他們談心,關注他們的進展情況,盡量教給他們正確明了的答案,對于他們的一點進步,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自己有希望。總之,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生動愉悅的語言氛圍,把實踐的空間、創(chuàng)造的空間留給學生,精講巧練,鼓勵學生大膽地去體驗、去交流、去感知、去積累、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為學生的將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