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以真誠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中,不僅能準確掌握對話的意義及用法,同時,受到一定的感染,使得讓這些高尚的、善良的、真摯的情感體驗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中學英語在小學基礎(chǔ)上更進了一步,英語教學的內(nèi)容更豐富了,其層次也提高了,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進行較深一層次的德育滲透。其方法可以為: 第一,把愛國主義教育寓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列寧說,“愛國主義是千百年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諸多思想教育素材,引導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例如:Thomas ,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文的內(nèi)在思想性,進行熱愛科學、相信科學、不怕挫折、敢于創(chuàng)新、孜孜不倦、尋求科學真理的教育,把學習英語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聯(lián)系起來,與改革開放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樹立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第二,在教學中進行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風貌教育。培養(yǎng)中學生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和高尚的道德風貌,也是中學基礎(chǔ)教育的任務(wù)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有關(guān)這方面的德育因素有較多的利用機會,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句型教學、課文教學以及日常會話、課外活動等方面進行滲透。新教材中的許多特定情景的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內(nèi)容,是我們進行德育滲透的好材料。比如:購物:May I have a一?(Here you are?)How much is it?(Yuan)Here’s the money?(Thank you)。問路: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bus stop is? Thank you!That’s all right Thank you all the :When the light turns green,you can the light turns red, you must stop and :The Great Green Wall will change China′s ecologic enviroment and develop her agriculture,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modity 。教師可以針對實際,適時地運用以上材料,這對于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都將有明顯的效益。第三,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學習外國語對大多數(shù)中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學好外語,并熟練地掌握,更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要學好它,必須進行反復的操練和實踐,學習外語的過程是一個練功的過程,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培養(yǎng)能力,達到熟練程度。不下苦功就學會外語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鼓勵他們不怕困難,努力學好英語。此外,在外語教學中,注意對學生科學精神和探索規(guī)律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有關(guān)德育的一個方面。外語作為語言科學有其科學的規(guī)律性,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外語時,須抱有科學的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抓住對學生探索科學規(guī)律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切都是培養(yǎng)造就人才的有力措施。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大學英語課程作為公共課程具有課時量大,連貫性強,受眾面廣的特點。這些特點為開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前提。英語教師相對于其他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問題,可以有的放矢的開展德育教育。由于大學教育方式與小學初中有很大不同,因此,大學英語中的德育滲透可以采取除了在教材內(nèi)容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其他方式進行德育滲透,具體為: 第一,組織學生看外文電影,在看電影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電影屬于大眾傳媒的一種,帶有一定的直觀性、生動性,英語教師可以“寓德于樂”,選擇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影片讓學生觀看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在多媒體教室上聽力課時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反映英美國家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影片,英文播放同時帶有中文字幕,這樣,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其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形成學生的全球意識、熱愛人類等觀念和國際主義精神。影片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美麗的愛情故事,有很多榜樣人物供學生效仿,但同時影片中也有其文化中不太好的一面,比如金錢至上,篤信宗教、個人主義等,英語教師要對學生正確引導。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風貌!第二,在寫作文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英語作文有很多富有德育意義的題目,如環(huán)保問題,生態(tài)問題,世界和平問題等等。比如“turn off your mobile phone”這個題目,對于這個題目,教師可讓學生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寫作:移動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移動電話有時也會影響別人。你的觀點。這是一個很好的德育素材,在英語課堂上學生玩手機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且自習課堂上學生發(fā)短信接電話,有時影響了他人,學生針對這一題目,英語教師可以先分析其中的利與弊,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樣學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從而減少了類似行為的發(fā)生。從而達到了很好的德育滲透的目的,比較具有時效性。第三,要積極配合輔導員,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英語教師是連接學生和輔導員的紐帶,起橋梁作用。在大學里,一個輔導員帶五六個班級,不可能與每一個學生直接接觸,班干部對班級信息的反饋,有時是不全面的甚至帶有一定的保守成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與同班同學有共同的利益,“官官相衛(wèi)”,有時是怕得罪同班同學,怕丟面子,英語教師與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的不良情緒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狀況,特別是一些問題學生,都需要英語教師積極向輔導員反饋,密切配合輔導員作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使他們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合格的大學生。不可否認,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還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與綜合能力素質(zhì),拓寬知識面,很好地掌握教材及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教師還要具備組織教學與學生進行雙向交流的能力。當然,教師熱愛教學和熱愛學生非常重要,因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要花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去精心策劃每一節(jié)課,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教學氣氛?!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提高學生德育品質(zhì)的一切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它是一個長期不懈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不僅在英語教學中,在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中,都要結(jié)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持之以恒,有機滲透,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以為社會培養(yǎng)出真正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