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小學(xué)開始熱愛詩歌,20歲。形式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著有詩集《相信未來》、卷》、《食指的詩》。本詩寫于1968年12月20日,詩中描述的。北京到山西插隊的情形。的北京”成了詩人個人命運的記號。一片手的海洋翻動;一聲雄偉的汽笛長鳴。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只風(fēng)箏,風(fēng)箏的線繩就在媽媽手中。線繩繃得太緊了,就要扯斷了,我不得不把頭探出車廂的窗欞。直到這時,直到這時候,--一陣陣告別的聲浪,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lǐng),終于抓住了什么東西,1.詩人把媽媽和北京疊連在一起有何蘊意?火車即將離開車站,許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將遠(yuǎn)。場面,把遠(yuǎn)離父母、家鄉(xiāng)的惜別之情,如“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jīng)緩緩地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