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真。性情,能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簡單辨析;了解辭賦的特點。教學重點:1、體悟作者歸家的情感。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為彭澤縣令在任僅八十余日,就辭官回家,從此躬耕隴畝,不再出仕。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在歸隱以后,寫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田園風光和抒發(fā)自己恬靜閑適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厭棄官場生活的思想感情。陶淵明29歲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幾次做官,都不過是祭酒、參軍一類的小官,不僅濟世的抱負無從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恥辱。因而屢屢辭官回鄉(xiāng)。在漢代,人們習慣將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不加區(qū)別,但實際上二者仍是兩種不同的文體。